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沈氏针灸实验录

沈氏针灸实验录

2010-12-10 17:33 阅读:6068 来源:复兴中医网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针灸神书:沈氏针灸实验录 针灸古义,出于内经。针灸为繁复的高深的进步医术,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单调的医术,凡就五脏相互间互助、互制而施治,就五脏与五色、五味、五液之关连而施治,就五脏所主、所藏、所病而施治,就五脏所开之窍、所秉之气而施治

   针灸神书:沈氏针灸实验录

 
  针灸古义,出于内经。针灸为繁复的高深的进步医术,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单调的医术,凡就五脏相互间互助、互制而施治,就五脏与五色、五味、五液之关连而施治,就五脏所主、所藏、所病而施治,就五脏所开之窍、所秉之气而施治,就五脏病机而施治,就五劳所伤而施治,就五脏邪气留处而施治。皆不外调节各部门间之轻重失常,而使于平衡。兹就古义五脏病机,述其医治实验例证于后。
 
  古义五脏病机『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按其所病,溯其所属,从而治之,无不奏效。其实例如此:
 
  1.『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泻心穴,治愈遍体痛痒不堪之实例。
 
  病患:女,年三十六,症状:遍体疥疮痛痒不堪。
 
  治法:针劳宫(泻心火之穴)、曲池各泻三次。效果:次日疥疮均乾平,全身愈大半。复诊全愈。
 
  治理:按古义:『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余姑试之,特泻心包络之荥穴劳宫、复借曲池(大肠经、主皮毛宣导)俾去皮肤之热毒。不料果热消痒止,其疮乾愈。又其子仅七个月,因传染遍体是疮,致手心皆烂,亦照此法治愈。按上例泻心火则疮立愈,足以符『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之说矣。
 
  2.『诸风掉眩皆属于风』灸风门,立愈手足颤战的重病之实例。
 
  病患:女,年五十,症状:在候诊之时,忽叫心头不好,四肢冰冷,神色大变,唇面惨白,大汗淋漓,头下垂偏倒,手足麻木,卒至手足颤动不已。自言『不得了!』。
 
  治法:当予急救,以药线灸足三里,即吐出带黄绿色之水甚多,汗稍减,抖动稍好。(渐又作如故)过几分钟,又大叫『不得了!』状态转剧,急以大艾柱灸气海、关元、中脘、百会,内服急救水,稍好,但颤仍不止,复用大艾柱灸大椎、风门,灸至风门穴,则手足抖颤立止。
 
  治理:按古义风从上入,『风池』『风门』均在上。风门入风之门也。风定则颤立止。于此可见诸风掉眩皆属于风,确非虚也。
 
  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针脾胃,立愈周身浮肿头不能转肢软气短脐往内吸等症之实例。
 
  病患:男,年四十八,症状:病者自述:二十日前,先肿头,次肿手及腿,身紧气促,遂至全身浮肿,心跳,项强不能转动,四肢重而无力,上气不能到喉,脐间觉有气往内吸进,喘气,动则窒息而馁,不能卧倒,卧则气闭,不思食,痰中带血丝。
 
  治法:隐白刺出血,针中脘先泻三次后补三次再泻一次。效果:先刺隐白出血,头即能转动,中脘泻一次心舒畅,泻二次气稍顺,上能及喉,再泻一次脐间内吸之状愈,手指有力,再泻一次心觉馁,(泻太过)补一次即还原,再补一次又好些,再补一次心口横起了一梗,(补之太过)泻一次即消平,心跳愈,气喘气闭略松。
 
  治理:按此症已甚危急,病又复杂,若照一般见症施针,应针之穴不下数十,尽刺之,多泄正气,殊觉危险。余照古义病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脐间部位属脾,肢重不思食属脾胃之病象为多。』特归纳之以脾为主,先取脾之井穴,头强即全愈,再取胃之中脘泻之,气即舒畅能上及喉头。凡心跳脐间气往内吸及手足无力等症状均愈。于此足以证明有三,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二、脐间部位属脾胃。三、按五藏相生关系『火生土』土即为火之子,心属火,心跳为心实,脾胃属土,泻胃脾而心跳愈。即『实则泻其子』之法。
 
  4.『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刺肺穴,立愈四肢僵直急症之实例。
 
  病患:女,年三十四,症状:临暮忽患急症,手足僵直,即十指亦不能弯展屈转动,面红气喘,呈窒息状态,心口结住,口不能言,势甚危殆。
 
  治法:**少商出血及手井穴全刺出血。效果:先刺右少商出血,则手足立即柔软,胸口气通。再刺十二井穴,面部红色即退,气亦平,仅心口内尚难过,一刻钟后平复。
 
  治理:按此症愤郁已极,已至窒息阶段。照古义先刺肺之少商,四肢立即柔软,此足以证明『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否则刺肺焉能立效也。
 
  5.『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灸肾穴,立愈肾囊上缩剧痛之实例。
 
  病患:男,年三十二,症状:患急性肾囊上缩,痛极而号,垌足倒地滚动,势甚危急。
 
  治法:灸肾俞三火及关元、气海各三次。效果:肾俞灸讫,痛已愈七八。肾囊不住上缩。关元、气海灸后痛止。休息半小时,即可行走如常矣。
 
  治理:按此症殊属危急,余依古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即在肾俞试灸之,果即应手而愈。于此足以证明古义之不妄也。
 
  6按古义五脏之个性及相互间互助互制之关连作用,虽属生理上之巧妙配合,而以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代表而说明之,亦至恰贴而非诬。针灸古义,就五脏相互间互助、互制而施治,亦有奇效!兹列举数实例以证明之。
 
  1.泻肝经立愈胃病之实例。
 
  病患:女,年六十四,症状:心窝下气痛二十余年,初则一年发数次,渐渐加重,近年更甚,今则每日在中脘结痛不休,痛时心跳猛烈。
 
  治法:针中脘,章门俱泻。效果:中脘先针,觉痛略松,泻二次,痛移左边,向左边倒针攻之,痛移在上面,再攻痛移在下面,再攻痛移在中间,不能全消。再针三次,仍有隐痛未尽。再针肝穴章门,入针后即觉心大跳,(章门属肝为木性,心属火性,此即木生火之反应)而中脘之痛增剧,(木性克胃土)连泻三次,痛全消而愈。
 
  治理:按此症俗称心气痛,其实乃胃之上口痛也。胃属土,肝属木,此痛起因:为肝木邪重而克胃土,故胃口痛。取穴疗病,法应去火抽薪。余既断定痛在胃口,初针直取中脘,痛虽大减而终不能尽,继针肝穴章门,入针而心脏即大跳动,胃脘同时发生剧痛,盖由于肝木生心火及肝木克胃土之故。章门泻后,心火不受克制,心脏跳即停止;胃土不受克制,胃口痛即消失。于此足以证明五脏互助互制之道,真实不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