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窜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非一次性)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在进行清洗灭菌。
医疗事故的分类与等级(摘自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目前正在修订中)一、医疗事故分类(一)责任事故——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误行为所致的事故。
(二)技术事故——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二、医疗事故分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第四章 政策法规推荐为使我公司各门诊部进一步依法办医、依法管理,特推荐以下法律法规政策目录,供各门诊主任选修。
一、**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八、卫计委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十、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十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紧急通知十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十三、消毒管理办法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十六、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十七、**品管理办法十八、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举报
第五章管理有限公司“手册”汇编一、员工手册(医疗机构分册)(单独成册)二、诊断室手册(单独成册)三、治疗室手册(单独成册)四、输液室手册(单独成册)五 化验室手册(单独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