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美国医生对患者隐私加密

美国医生对患者隐私加密

2015-01-10 15:28 阅读:812 来源:医学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西安某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事件在互联网被疯传,虽然该事件最后得到了公众的谅解,但是到底该不该、能不能在手术室拍照?国际社会对病人隐私又是如何处理的?2001-200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目前仍任该大学麻醉学系访问助理教授,中国医

    西安某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事件在互联网被疯传,虽然该事件最后得到了公众的谅解,但是到底该不该、能不能在手术室拍照?国际社会对病人隐私又是如何处理的?2001-200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目前仍任该大学麻醉学系访问助理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院长助理,兼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建雄博士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我们讲了他所经历过的故事。
 


    美国医生如何为病人隐私“加密”?

    最近西安某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一张**照在互联网上被疯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引来人们潮水般的谴责。这家医院及其当事人和也受到当地**主管部门“迅速”处理。在随后的报道中虽然对有拍照的诸多理由,但最核心的一项就是病人对拍照的知情同意。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院长助理,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建雄博士认为,手术时间长,医生辛苦,手术成功,手术室要搬家等也许对熄灭公众的怒火有帮助,但都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

    安建雄博士向记者回忆起在美国学习时遇到的一件尴尬事:一位美国同事生病住院后,安博士买好鲜花去医院探视,结果引来对方不快。后来得知,美国人把疾病视为隐私,除非病人自己通知对方寻求帮助,他人是不应该主动去探视或询问的,否则虽然出于善意,也被视为侵犯隐私权。“这是一件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即所谓‘文化休克’。”安博士表示。

    “如今美国对隐私和知情权的保护已经发展到苛刻的地步”,安建雄博士告诉光明网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参观时,有经验的同事就特别强调,在医院工作场所拍照要征得同意,涉及病人面孔尤其如此。这种趋势有增无减,现在即使是美国的大学医院参观学习,必须事先向大学履行书面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查后方可获准进入病房和手术室等医疗场所。”

    现任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系访问助理教授的安建雄博士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反应在出版物上则更为严厉,临床研究不仅需要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或健康志愿者都必须有知情同意,否则根本不能进入审稿程序。安博士介绍说,“最近我们研究组给美国一家医学期刊投出一篇电休克治疗疼痛的论文,其中一个示意图片里虽然已经对面部进行遮盖,但编辑部坚持要提供此病人同意刊登的知情同意书,管中窥豹,足见美国各个行业对病人隐私权的敬畏之心。”

    “更有趣的是,美国对动物的保护可谓无微不至。”安建雄博士告诉记者,“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作动物实验前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和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开始试验。在动物实验中要写明动物手术后具体镇痛措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要规定好动物在转运过程的路线和遮盖方法,这是我遇到的最有意思的动物肖像隐私保**。”

    西安医院**,这些医生护士最终得到公众的理解甚至尊重,但的确也给医务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病人隐私权保护课。

    专家简介:

    安建雄,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院长助理,兼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2001-200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目前仍然任该大学麻醉学系访问助理教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