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逐渐深化的医改中,就提到了医生的薪酬的问题。都说要提高医生的薪酬和待遇,那么,如何提高?根据什么来决定?昨日,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召开2014年上半年工作会议,准备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不仅对目前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进行改革,也是与医生的薪酬制度进行挂钩。
这个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是借鉴美国医保管理中心RBRVS系数和国际通用标准及国内华西医院等绩效评价的经验,为医生量身定做的。它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主要根据医师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来客观地测定其价值。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对国内医生职称评定和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考核的一种重大改革。
这份医生评定制度,将分数分为9级,1级等级最低,9级最高。医院会根据医生的分数,以及得出的工作量与原有模式工作量的差距,来考虑下一步医生的收入和待遇。
这样一个制度的诞生,对临床医生的实力有了更加准确的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不重要。科研、教学与临床三者是互相促进的,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这份评定制度效果良好,在不久的将来还将制定科研人员等级评价体系。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