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院患者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因相同或相关疾病非计划再住院例数。
3.急诊服务及时性(重点是创伤性脑血肿、开放性骨关节损伤等)。
4.麻醉质量监测指标(麻醉意外死亡例数、麻醉中因误咽误吸引发呼吸道梗阻、麻醉分级(ASA 分级)病例分布、出麻醉复苏室时 Steward 评分≥4 分例数)。
5.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按“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分类)。
6.手术后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等)。
7.内镜诊疗质量监测指标(急诊内镜比率、腹腔镜诊疗再开腹发生率)。
8.超声介入质量监测指标(肾脏疾病超声介入诊疗术后肉眼血尿<48 小时比率等)。
9.血液透析质量监测指标(尿素下降率、并发症与死亡例数等)。
10. 分娩及相关质量监测指标(计划性剖宫产、住院新生儿死亡与产伤、会阴3-4 度裂伤例数)。
五十八、重点病种与手术质量监测指标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力衰竭。
3.肺炎(住院)。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髋与膝关节置换术。
6.脑梗死。
7.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与预防深静脉栓塞。
注:指标具体内容与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中的重点工作相同。
五十九、重症监护(ICU)质量监测指标
1.结构质量。
2.服务质量(压疮、管路脱落发生率,24/48 小时重返 ICU 率)。
3.感染监测与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致泌尿感染)。
4.结果质量(高危患者比重与死亡率)。
六十、不良事件监测指标
1. 压疮发生率。
2. 跌倒发生率。
3. 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 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