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评价要点】
1.有适宜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保障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设备、设施论证、招标、采购、保养、维修、更新和应用分析制度。
3.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配置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4.有保障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保持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
五十六、医院运行基本统计数据
项目 基本指标-A 类 基本指标-B 类
1.资源配置 1.1 实际开放床位/ ICU 床位 1.1 急诊留观床位/应急扩展床位
1.2 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数 1.2 护理单元数/ 护理人员数
1.3 临床科室数/医师数 1.3 医技科室数/医技人数
2.工作负荷 2.1 年门诊人次/ 健康体检人次 2.1 每床位日平均门诊人次
2.2 年急诊人次/ 留观人次 2.2 开放床位/实际占用总床日
2.3 年住院病人入院/ 出院例数 2.3 出院 31 天内因相同或相关疾病
非计划再住院例数
2.4 年住院手术例数 2.4 年门诊手术例数
3.医护负荷 3.1.年床位工作日/ 每名医生 3.1 年均门诊人次/每名医生
3.2.年床位工作日/ 每名护士 3.2ICU 年床位工作日/ 每 ICU 护士
4.治疗质量 4.1 手术冰冻/石蜡诊断符合例数 4.1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例数
4.2 住院患者死亡例数 4.2 住院手术后死亡例数
4.3 病房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4.3 急诊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5.工作效率 5.1 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 5.1“Ⅰ”类切口手术感染例数
5.2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5.2 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5.3 床位使用率% 5.3 床位周转次数
6.患者负担 6.1 每门诊人次费用(元) 6.1 每门诊人次药费(元)
6.2 每住院床日费用(元) 6.2 每住院床日药费(元)
7.合理用药 7.1 抗生素处方数/百张门诊处方 7.1 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7.2 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7.2 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8.资产运营 8.1 流动比率% 8.1 百元固定资产/ 医疗收入
8.2 速动比率% 8.2 百元业务收入/ 业务支出
9.安全管理 9.1.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数 9.1 患者对医院的投诉/结案数
10.科研能力 10.1 近三年国内论文数 ISSN/ 论文被引用次数 10.1 近三年 SCI 与 MEDLINE 收录论文数
第六部分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概述】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Medical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MQI)反应医疗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基础、结构、结果等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医疗机构科学评价的基础;实施持续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则是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评价指标】
五十七、医疗质量重点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手术风险分级与切口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