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MPA临床特点 MPA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初期表现为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中低热、乏力、体重减轻、关节肌肉疼痛。肺部受累时常伴发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易于其他肺部疾患(如肺炎、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等)混淆,因此常误诊、漏诊。MPA肺部影像学表现常为肺部浸润影、肺间质纤维化和弥漫性肺泡出血。
本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CT表现与上述特点相吻合。
应该病易误诊、漏诊,故不能把肺内表现和肺外症状割裂开来考虑,尽量以一元论来解释分散的临床症状,及时做免疫学及相关检查,如ESR、CRP、ANCA及其他自身免疫抗体,寻找诊断佐证,为早期干预治疗创造条件。
关于重症AASV的治疗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是诱导缓解AASV的经典首选方法,能缓解多数患者的症状。泼尼松1mg/(kg·d),口服至少1个月,病情好转稳定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疗程约0.5~1年。
重症AASV(如急进性肾功能衰竭或弥漫性肺出血)患者须接受强化治疗,如泼尼松龙冲击治疗(0.5~1.0g/d,静脉注射,3d/疗程,持续1~3个疗程;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输注。
在本例患者出现重症AASV表现后,经及时给予强化治疗、支持治疗和各项抢救措施,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也有轻度缓解。
我们认为,治疗重症AASV应多管齐下,同时进行激素冲击、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输注,可以阻止炎症发展、减少抗体产生、封闭和清除抗体,使机体重度损害得到遏制和缓解。
影响AASV治疗效果的因素 影响AASV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弥漫性肺泡出血、肾脏受累、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肺部受累通常很严重,如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肺间质纤维化等,相当比例的患者还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另外,老年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差,因此继发肺部感染的概率也明显升高。以上原因导致本例患者治疗效果差,最终治疗失败而死亡。
老年重症AASV患者的治疗难度大,危险因素多,因此,如何在免疫治疗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减缓和稳定病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作者:余兵 曹照龙 高占成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