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百年前“炒掉”麻省总医院的医生缘何自办医院?

百年前“炒掉”麻省总医院的医生缘何自办医院?

2015-05-07 14:57 阅读:1867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波士顿奥本山公墓(Mount Auburn Cemetery)埋葬着美国乃至世界医学界的鼻祖和巨擘。如奥利佛何莫斯(Oliver Wendell Holmes)、萨缪尔豪(Samuel Gridley Howe)、哈里特杭特(Harriot Kezia Hunt)和本杰明沃特豪斯(Benjamin Waterhouse)。此外,奥本山

    波士顿奥本山公墓(Mount Auburn Cemetery)埋葬着美国乃至世界医学界的鼻祖和巨擘。如奥利佛·何莫斯(Oliver Wendell Holmes)、萨缪尔·豪(Samuel Gridley Howe)、哈里特·杭特(Harriot Kezia Hunt)和本杰明·沃特豪斯(Benjamin Waterhouse)。此外,奥本山公墓还埋葬着世界上很多其他行业的风云人物。

    哈佛医学院每年开学的时候,都会组织新生到奥本山公墓拜祭前辈。但他们拜祭的并非上述的这些鼻祖,而是另有其人。此人生前一直未被认可,甚至被同行谩骂和排挤。直至2014年,墓碑才得以在公墓中正式被建立。这个人就是科德曼(Ernest Amory Codman)。

    医疗质量倡导先驱科德曼

    科德曼(Codman)生平有太多的传奇色彩。由于对医疗质量的不懈追求,以及个性独特使得其职业生涯跌宕起伏。其在医学发展史上有着诸多伟大的贡献,包括对麻醉和X光最早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以及普外科、骨肉瘤、肩部手术技术的发展,但影响医学界最大的还是其利用医疗结果提高医疗质量。
 


    科德曼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作为一名医生,年轻时就已出名,和著名脑外科奠基人哈维·库生(Harvey Cushing)相交甚好。1902年,年仅33岁的他就成为麻省总医院助理教授,并于次年被选举为当时“临床外科协会”的创始成员。“临床外科协会”是“美国外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ACS)的前身。1912年“美国外科学会”正式成立,科德曼被任命为“医院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医院标准化委员会”则是现在“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的前身。委员会中还有大名鼎鼎的梅奥诊所创始人“老梅奥”医生,芝加哥的艾伦·卡纳沃医生(Allen Kanaval),费城的约翰·克拉克医生(John Clark),以及蒙特利尔的吉普曼医生(W.W Chipman)。这些医生的共同的理想就是通过标准化医疗服务和医疗操作来提高医疗水平,为人类造福。

    1918年,“美国外科学会”开始实地在医院内对医院的标准化流程以及质量进行审评,亦即“联合委员会”中“医院认证评审”的前身。1926年,第一版医院运营标准化手册印制,当时只有18页。

    麻省总医院离职风波

    然而,就在科德曼职业顺风顺水、成为医疗领域一位职业新星的时候,他却突然从麻省总医院辞职,并被麻省总医院除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科德曼对医疗质量的不懈追求说起。科德曼在麻省总医院行医期间提倡使用“最终医疗结果”方法跟踪每个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结果评判诊疗是否成功,以跟踪的记录作为依据避免未来相同的错误发生。1914年,为了**麻省总医院“依靠年资晋升的体系”,科德曼宣布从医院辞职,并立即写信给医院董事会,建议董事会聘任他为“外科主任”,理由是他比其他医生更能保证医疗质量。麻省总医院董事会称其行为“不可理喻”,并视之“不可信任”.

    科德曼正式成为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乃至当时整个美国医疗界“敌人”的***是其在1916年的一次演讲。时间追溯至1915年1月6日,当时作为“沙福克郡医疗协会”主席的科德曼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评估医疗质量,并确保患者为医疗服务付出的费用物有所值”.在会上,他用一副卡通画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卡通画上,一个鸵鸟把头藏在土里,把自己下的“金蛋”发往象征着医院的“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建筑。这些“金蛋”象征着患者,“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建筑中有许多医生在“接着”这些“金蛋”.他们中间有的牌子写着“死亡病床团队”,有的写着“外科骗子团队”.上面一个医生模样的人说到:“我怀疑‘临床结果的真实情况’是不是与‘医学科学’相一致?如果不欺骗患者的话我的临床教授是否还能够赚钱呢?”漫画最右边哈佛医学院的建筑下,几个象征着“哈佛医学院董事会”的董事们坐在一起,说到“如果让患者了解到真实的临床结果,他们还会来吗?”
 


    这幅漫画**裸地无情讽刺了当时的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以及其他知名医院靠医院名气吸引患者的现实。这些医院没有把真实的诊疗结果和质量公布,而且麻省总医院中医生鱼龙混杂,医疗质量参差不齐,患者却被蒙蔽,求医时只“认庙不认和尚”.

    这幅漫画及科德曼的言论引起轩然**。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大佬”们对科德曼严厉的指责和批评如潮水一样。他们评价科德曼“你不能成为成功的医生领袖的失败是由于你从来没有愿意承认其他人的权利。(也许)你精神错乱。确实很难理解任何有理性的人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

    为了理想自办医院

    科德曼从麻省总医院离职后,为了能坚持利用医疗结果提高医疗质量的理想,创办了一家只有12张病床的小医院。在自己建立的医院中,他坚持使用自己的“最终医疗结果”理念。具体来讲,他坚持使用“最终医疗结果”的方法对每个患者进行追踪,并研究医疗行为对这些患者的影响。此外,他还公布医疗结果,让公众了解医疗行为对医疗结果的影响。1911年至1916年间,从他的医院出院337名患者,他累计发现并公布123例医疗错误。

    在当时世人看来,科德曼的行为是“荒诞”的,是“违反医生职业道德的”,是“对医疗同行不尊重的”.

    1940年,科德曼去世。时隔56年,科德曼对医疗质量的追求和理念终被后人认可。联合委员会以他的名字命名利用医疗结果提高医疗质量的最高奖项:“科德曼奖”,授予利用医疗结果评估并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医院。2014年,科德曼去世74年后,他的墓碑上才被后世刻上他当时那句被世人耻笑的话:“我的想法被他人接受可能需要100年。”(It may take a hundred years for my ideas to be accepted.)这是对科德曼最大的褒奖。作为医疗质量提高、利用医疗结果追踪、提高医疗质量的先驱者,科德曼现在终可在奥本山公墓长眠,他的想法和理念没有经过100年便被医院管理者广泛接受。
 


    医疗质量管理需要勇气,需要对时代挑战的精神,更需要系统的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工具。100年前科德曼医生提倡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现在看来仍然是每个医院应该采纳的医疗质量管理的前沿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