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
心房颤动
室性早搏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ST-T改变
心室起搏,呈VVI模式,可见假性室性融合波,起搏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知识点:
图中P波消失,代之以“f”波,故考虑为心房颤动;V1导联QRS波群呈rSR’型,Ⅰ、V5、V6导联的S波粗顿,符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中黄色标注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早搏,室性早搏胸前导联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II、III、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符合右室流出道型室性早搏特征;绿色标注的宽QRS波群前有起搏脉冲,QRS波群胸前导联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II、III、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符合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图形;红色标注处也可见心室起搏脉冲,但QRS波群与基本QRS波群一致,考虑为假性室性融合波;
临床意义:
大多数的心室起搏电极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但本图中心室起搏脉冲后的QRS波群形态符合右室流出道起搏图形。对起搏器治疗患者,应常规进行胸片检查; 融合波是由2个激动同时激动心室所引起后一种心电现象,与起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上为了考虑起搏器的节电方面,则可通过程控起搏器,通过调整起搏频率、调整AV间期,调整心房或心室的感知灵敏度来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何方田. 起搏心电图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7
2.牟延光主编. 临床起搏心电图学[M]. 2014
3.刘子文主编. 临床心电学辞典 第2版[M]. 2014
4.许原.起搏心电图中的融合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第2期).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