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改四个月看病啥变化

医改四个月看病啥变化

2015-08-05 17:23 阅读:1138 来源:新安晚报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在社区医院,虽然普通门诊的接诊量没有太大变化,但专家门诊却相当火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与公立医院组建了“医联体”,大医院的专家会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加入医联体,社区专家门诊变得更加“紧俏”。

    3日,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一季度的数据出炉,药品费用下降、医生接诊时间延长、大医院接诊量增速回落。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医体验的改善仿佛还不够明显。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发现,门诊“限时限号”后,部分专家号更加难求,而承担分流患者重任的基层医院,也并未迎来门诊量的大幅增加,只有大医院专家前来坐诊时才会上演火爆场面。

    预约挂号:部分专家号更加难挂

    “现在的挂号费涨了,号还是那么难挂。”住在合肥经开区的小陈怀孕三个月了,3日她来到安医大二附院挂妇产科的号时发现,10天以后的专家号都被挂完了。

    在省城的大型公立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也是很多患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比较一致的观点。

    医改之后,挂号难的情况是否有所缓解?3日下午,记者登录省立医院挂号平台,随机选择了几个科室体验预约挂号。其中,呼吸内科的号源比较充足,可以挂到第二天的专家号。骨科普通门诊号源较为充足,专家门诊号源紧张。不过,消化内科的大部分号源已经排到了8月10日以后。

    社区医院:普通门诊无明显变化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患者首诊去基层,小病去基层。但是,医改几个月来,合肥市一些基层医院的门诊接诊量却并无明显变化。

    合肥市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老城区,紧邻105医院。4月1日之前,该中心每天的接诊量一般有120人左右,“最近几个月,每天接诊量平均在120——130人左右,与以前没有明显变化。”该中心主任周明明告诉记者,普通门诊主要看一些常见病,患者多是辖区居民。“我们目前每天的接诊量在300人左右,与医改之前相比增幅并不是很明显。”合肥市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成云告诉记者,除了受季节因素影响之外,由于大医院提高了诊察费,部分患者开始向社区医院分流,不过人数并不是很多。

    合肥市亳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胡静云告诉记者,该中心接诊量一直比较平稳,和医改前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

    在社区医院,虽然普通门诊的接诊量没有太大变化,但专家门诊却相当火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与公立医院组建了“医联体”,大医院的专家会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加入医联体,社区专家门诊变得更加“紧俏”。

    卫计委门:让更多专家基层坐诊

    “我们希望以后每个工作日都能安排专家坐诊,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看病需求。不过真正实现可能还要一个过程,毕竟专家主要还是在大医院坐诊。”合肥卫计委门有关人士说。

    根据合肥市新一轮医改建立医疗联合体的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合肥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合肥市属县级医院,都将与省市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

    合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可能通过预约挂号机制,把三甲医院的部 分号源优先分配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患者,也有望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

    此外,未经基层首诊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非急诊患者,可能会降低报销比例,以逐渐引导非急诊患者走“从低到高”的就诊道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