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近发表于《精神分裂研究》杂志的研究显示,患有哮喘及湿疹的儿童在青少年期经历精神病性症状发作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同伴,这一结果与先前关于精神分裂症及变应性疾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来自剑桥大学的Golam Khandaker及其同事共纳入了7814名儿童的信息,这些儿童自出生起即被随访,其中14.4%被医师诊断为哮喘,12.7%被诊断为湿疹,7.3%被诊断同时患有上述两种疾病。
这些儿童中有6784人在13岁时接受了晤谈。结果显示,15.2%的哮喘患儿、14.2%的湿疹患儿及16.0%的共病患儿在此前的六个月中经历过精神病性症状发作,而在那些未罹患变应性疾病的患儿中,这一数字仅为11.7%。
在校正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及种族等混杂因素后,上述三种因素分别使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出现的可能性升高了37%、33%和44%。
通过对具有可用资料的3850名儿童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患有变应性疾病的儿童在9岁时具有更高的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水平。然而,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参与介导变应性疾病与精神病发作之间的关系,标记物水平与精神病性症状发作也无相关性。
Khandaker及其同事称,本项研究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精神分裂症成年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更高,而罹患哮喘的个体同样更可能共病精神分裂症。
研究者指出,他们没有成功地发现精神病性症状发作与IL-6水平之间的关联,其原因或为方法学错误,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探讨。
研究人员认为,炎性细胞因子对处于发育中的大脑的作用或为早年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潜在机制。研究团队还提出,变应性疾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或存在共同的基因通路。
“一种可能性是,变应性疾病作用于潜在基因易感性个体,造成独特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这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进而造成个体在成年阶段对精神疾病易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