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处理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
2018-04-04 15:16
阅读:16746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常见原因包括: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而意外拔管,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及气管切开管过短等。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常见原因包括: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而意外拔管,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及气管切开管过短等。意外拔管后病人可能出现已下情况: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病人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则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紧急处理。
针对意外拔管的原因,积极预防意外拔管。措施包括:①正确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气管切开管固定带应系方结,固定带应系紧,与颈部的间隙不宜超过两指;②检查气管插管深度,插管远端应距隆突2~3cm,过浅易脱出;③颈部较短的肥胖病人,如气管切开管较短,则头部活动时,易使导管脱出到皮下组织及脂肪组织中,引起呼吸道梗阻,此类病人宜选用较长的气管切开管;④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的病人,用约束带将病人手臂固定,防止病拔管;⑤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应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防病人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管被牵拉而脱出。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气管切口3-5天内者,气管切开窦口尚未形成,气管切开管难以重新插入,可先行经口气管插管。对于气管插管困难者,可用面罩加压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为进一步处理赢得时间。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