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床用药 > 诺贝尔得主再发表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成果

诺贝尔得主再发表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成果

2012-12-04 11:19 阅读:2524 来源:生物通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研究发现,CHS能极大增强几乎每一个结构部分的动能和机械稳定性,这种增强足以改变β2AR的结构和功能,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β2AR的结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有多个配体结合位点。

  为了解析胆固醇如何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的过程,研究人员采用了动态原子力单分子力谱技术(dynamic single-molecule force spectroscopy),量化分析了在有或者没有胆固醇类似物:琥珀酸胆固醇酯(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CHS)的前提下,人β2 肾上腺素受体(β2AR)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构象变化,以及稳定维持受体的结构片段的动态活性。

  研究发现,CHS能极大增强几乎每一个结构部分的动能和机械稳定性,这种增强足以改变β2AR的结构和功能,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β2AR的结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有多个配体结合位点,其特性没有收到CHS的显著影响。

  Kobilka教授发表过多篇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成果,比如今年其研究组一连公布了三篇论文,报道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作用复合物的详细晶体结构,被称为是一项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成果。

  研究人员利用X线晶体成像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ic)对与G蛋白偶联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复合物进行了研究,据报道,G蛋白是一种由三个不同亚单位组成的蛋白,它很容易于GPCR蛋白分开,并且解离成三个独立的亚单位,而且这个复合物的大小大约是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蛋白的2倍。如果要拿到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蛋白——G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首先就得开发出纯化该复合物并且让它稳定存在的新技术,比如让复合物与抗体结合,或者对数千种不同的结晶条件进行系列实验等等。

  由于GPCR属于膜蛋白——穿插细胞膜多达7次,而且构象形态多,因此其结构生物学分析不容易开展,而这篇文章完成了GPCR跨膜信号作用复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实现了许多人未能完成的任务,正如密苏里州大学的Stephen Sprang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篇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文章,多年以来,我们这行里的人都在梦想得到这个结构图,因为它最终会告诉我们GPCR受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