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六省市扎堆办儿科医联体,有用吗?

六省市扎堆办儿科医联体,有用吗?

2016-06-04 19:23 阅读:1281 来源:医学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为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最近天津、湖南、江西等多地开展儿科医联体。

    为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最近天津、湖南、江西等多地开展儿科医联体。

    6月2日,天津市儿童医院与河西、北辰、东丽、津南、宝坻五个区的七家医疗机构建立天津首个儿科医疗联合体。“儿科医联体将发挥大医院的龙头作用,使儿科优势资源纵向下沉并得到有效利用,未来将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天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国多地爆发“儿科医生短缺”的危机,有的医院不得不实施儿科“限诊”,甚至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为了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儿科医联体”应运而生——即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并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共同组成。

    六省市扎堆“儿科医联体”

    实际上,“儿科医联体”并非天津的首创,在当前医改的大环境下,从今年五月底开始到现在,短短一周内,青海、湖南、江西、云南、福建和天津等多个省市都相继组建了“儿科医联体”.

    据《潇湘晨报》报道,5月27日,湖南及江西、云南等省份的56家医疗机构组建了湖南儿科医疗联合体,缓解儿科医疗压力,实行医疗资源共享。5月31日,青海省以省妇女儿童医院为龙头,联合全省35家医疗机构组成了“青海省儿科医疗联合体”.此后,6月1日,福州儿童医院联合各县(市)区其他19所医院,共同组建了福州儿科医联体。而在福州之前,厦漳泉三地的12家医院已经率先“抱团”组建了“厦漳泉儿科医联体”.

    短短7天,6个省市的100多所医院,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儿科医联体”.这种医联体“扎堆”的现象,也引发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那么,这种医联体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然而,基层医改专家徐毓才对此并不看好。他认为,造成目前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儿科医生待遇低、工作累、风险大。如果只是单纯地建立儿科医联体,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意义。

    “天津等地实行儿科医联体后,大医院的专家如果能加强对基层医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那才是实质性的做法。”徐毓才说。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14年上海成立了“复旦儿联体”,成立初衷无外乎“整合各级医院的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但从执行情况看效果有限。今年年初,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人数却创下了历史新高,门急诊最高峰时单日突破9000人次。在儿童专科医院,医生加班到凌晨三四时是常事。“儿联体”成立了一年多,依然没有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老大难”问题!

    “儿科医联体”能走多远?

    实际上,此次天津试水“儿科医联体”,是基于缓解“儿科医生荒”的现实需要,“并非着眼于医疗改革的大局”.“儿科问题是医疗问题的一部分,不下决心从根本上用力,不但儿科医生问题解决不了,今后急诊、病理、康复等等问题会陆续出现。”在徐毓才看来,“医疗行业问题,又是体制机制问题,又是整个社会治理问题,因此,不从系统上去思考,问题会越来越多。”

    一个良好的医疗体制的形成需要**花大力气去构建,这需要一个很长远的思路和决心。“如果大的医疗环境不改善,‘儿科医联体’最终也将行之不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