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现在社会怎么了?吃的好了,喝的好了,日头越来越好,就是各种病啊,越来越多!”每次听到有人如此说,都觉得应该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简单、科学的解释,但是往往就是感慨一下而已。
前几天,刚下夜班的我,在心内科门诊碰到一个五十多岁本地患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病越来越多”的信奉者和宣传者,时不时就抱怨一句,这社会是怎么了,为什么病这么多?
遇到此类病人怎么解释更容易被他认可?还是带着这个问题,查一查资料,求一求老师,或许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疑虑。为什么普遍认为现在病越来越多?以下四条,或许能解释表面原因。
一是社会直观感觉。首先把目光转向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大楼越建越高,科室越分越细。检查科室队伍排的像长龙,门诊挤得像集市,病床摆布的像贫民窟。为此,无不羡慕医院是当今“买卖最好的地方”.
二是舆论传播氛围。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网民世界第一,成年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机,信息越来越扁平化。屏幕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知名人士的英年早逝,然后就是全民健康科普。
乔布斯使得人们认识了胰腺癌,
金正日使人们认识了急性心肌梗死,
汪国真使人们认识了肝癌,
姚贝娜使人们认识了乳腺癌……
就这样,不间断的信息轰炸,使得人们产生一个幻觉,这些疾病和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于是仰天长啸:为何病这么多!
三是健康观念混乱。现在职工医保、城镇医保、新农合覆盖面已超99%,使得传统就诊观念改变,就诊需求急剧提高,前半辈子没去过医院的老人纷纷查出各种老年病,于是乎各种“疏通血管”之类的诊所门庭若市。更为可怕的是部分查体机构,从中走出来的全部是病人,查过体的人感觉基因都退化了!
四是医学技术进步。现代医学的崛起,使得很多以前没有被认识的疾病得到了认识。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基层民众健康意识提高,就诊条件改善,大量基础疾病被发现。疾病分类越来越细,社会百姓新听到的疾病名称越来越多。
基于以上,使得人们产生一个错觉,有些病以前没有,现在才有,而且越来越多,导致病人增多,非常可怕!
站在社会医学的角度来看,此观点到底是否科学?答案是否定的,只能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仅从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影响而言,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些年,中国卫生事业成果举世瞩目,硕果累累,不仅有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发现,还有惠及万千百姓的医学行动,一代又一代的医药人:
解决了一批地方病,例如大脖子病等;
控制了一批流行病,例如血吸虫病等;
筛查了部分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
有效监测并预防了鼠疫、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爆发;
还通过人为干预,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疫苗注射,把肝炎、百日咳、麻疹、肺结核、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等做了有效预防。
不可否认,疾病谱在持续变化,但是影响人类整体健康的疾病变化并不大。只不过,有些病的发病率会变化,例如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发病率在持续提高;有些疾病会变异出新的变种,例如流行性感冒,每年都会变异出新的亚种;有些疾病还未被正确认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体而言,近年来新出现了一些疾病,但是历史上能够直接危害我们生命的疾病逐渐被***,危害在降低。看似疾病越来越多,实质是病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
后记:
关于“病越来越多”这个声音,开始我觉得这是医疗话题,应该给出一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的理由。随着资料检索的深入,我又恍然醒悟,这应该是社会话题,有太多的人正困于此,怕与此,纠结于此。他们,有权了解这一现象的真相!为此,本文多用通俗用语,便于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