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 内容预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的疗效标准是参照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和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的疗效标准制定的。EBMT标准应用更为普遍,而IMWG标准是在EBMT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2011年IMWG专家组在Blood上发表了最新的有关疗效判断标准的共识,对IMWG标准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
一、EBMT疗效标准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自体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应用,原有MM的疗效标准已不能满足移植治疗时代疗效判定的要求。为此,欧洲/国际/美国骨髓移植登记组制定了MM疗效判定标准,即所谓的EBMT或Blade标准。
EBMT标准中,血清M蛋白和尿轻链测定是评估治疗效果、疾病进展和复发的基础,M蛋白水平需至少保持6周稳定才能认为符合某一疗效标准。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血清M蛋白和尿游离轻链,则要求二者都要符合需要的疗效标准。骨髓检查是用来评价疗效的所需条件或者用于评价不分泌型MM疗效的必备条件。骨骼X线照片在疗效判断中不是必需条件,但如果已经行X线照片,则需证明无骨病进展的证据。尽管推荐定期行X线检查,但在确定缓解是否持续时也不强制行X线检查。强烈推荐在治疗前行全身骨骼X线检查,同时强调新的脊髓压迫可能是由于之前存在的骨骼损害造成的(溶骨性损害或者骨质损害),因此既不能排除缓解也不能认为复发。MRI尚未包括在评估缓解或复发的指标之内。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完整版下载地址: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1556746.html
男女之比约2“1.无确凿证据显示,接触化学物质和射线、饮食、吸烟、病感染和...[详细]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