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2018-04-03 16:29
阅读:46937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以往认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气囊应常规定期放气-充气,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气(多为3~5分钟),恢复气管粘膜血流,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目前认为,气囊定期放气充气是不必要的,主要依据:①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5分钟就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可见,短时间气囊放气不能达到恢复气管粘膜血流的目的;②对于机械通气条件较高的危重病人,特别是依赖于高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的呼吸衰竭病人,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PEEP不能维持,并可能引起循环波动,因此,危重病人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③常规的定期气囊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师或护士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或压力过高的情况。
虽然人工气道气囊不需常规放气-充气,但某些情况下,非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仍然的必要的。气囊放气及重新充气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气道峰值压力是影响气管最大内径的主要因素当气道峰值压力明显升高或降低时,为避免气囊压力(或容积)过低或过高,应将气囊放气,重新充气,寻找最小封闭容积或压力;②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解剖和功能,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成为一死腔,常常有大量分泌物在此潴留,可能形成隐匿感染灶。因此,经常清除这些分泌物,保持声门下和气囊上区域的清洁是十分必要的。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手动皮囊,经人工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压,将潴留的分泌“冲”到口咽部,从而达到既清除气囊上分泌物,又防止了气囊放气后分泌物流入气管的目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