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人工气道有哪几种?
2018-04-03 16:26
阅读:28619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最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导管的材料、结构及应用的适应症均有所不同。气管插管导管:
(1)结构:气管导管为一略弯的管子,长度为28~32cm,内径为7.0、7.5、8.0mm等,内径越小,阻力越大,而且分泌物易阻塞管道。内径越大,阻力越小,但插管时较难通过鼻腔和声门,创伤性较大。导管远端开口呈45度斜面,带有单向活瓣的气囊,气囊充气后,阻塞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可接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
(2)材料:气管导管有橡胶管、塑料管及硅胶管几种。橡胶管质地硬,可塑性差,插管时易损伤鼻、声带及气管粘膜,更重要的是其组织相容性差,易导致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聚氯乙烯塑料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受热后可软化,对上呼吸道的创伤性较小。硅胶导管的组织相容性更好,质地较软,但价格较贵。以往橡胶导管较常使用,目前很少使用,基本被塑料或硅胶导管替代。
(3)气管导管气囊:气管导管气囊可分为高压低容和低压高容两种。气囊是否对气管粘膜有损伤作用,主要取决于气囊内压力及气管粘膜灌注压。高压低容气囊易导致粘膜缺血、糜烂、坏死、溃疡,目前已较少使用。低压高容气囊充气后,气囊内压较低,与气管粘膜接触面积大,对粘膜损伤较小、。低压高容气囊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气管导管气囊
(4)插管途径: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导管较粗,便于吸痰,急救时常常釆用。但对于清醒患者常难以耐受,导管**口腔粘膜,分泌物较多,口腔护理困难,导管易移位而脱出,保留时间一般较短。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插管易于耐受、便于固定和口腔护理,导管保留时间较长。但经鼻插管对鼻腔创伤较大,易出血,采用的导管内径多偏小,而且导管弯度较大,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导管也易堵塞。
气管切开管:
(1)结构:传统的气管切开管由内外套管组成,外套管带有单向活瓣的指示气囊。气管切开管通过固定带固定于颈部,内套管可与呼吸机相连接,而且便于拆卸,清洗管内分泌物和消毒,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材料:国产气管切开管多由银制的内外套管组成,使用逐渐减少。进口的塑料或硅胶套管更为常用,此类气管切开管无内套管。
(3)气囊:气囊亦为低压高容气囊,对气管粘膜的损伤性较小
(4)气管切开管的置入过程:于颈部第2、3、4气管软骨前壁处,经消毒及局麻,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直至气管软骨环,作以T型切口,插入带气管切开管,用固定带将套管固定于颈部。与气管插管的比较,气管切开适应于肺功能损害严重、反复发生呼吸衰竭、不宜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需保留较长时间,以实施机械通气者。气管切开管易于固定,患者易于耐受,便于吸痰及口腔护理,并能自己进食。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