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值】 0.56~1.7m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①原发性的高脂血症;②继发性的:甲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和酗酒等。
2.降低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肾上腺功能减退;③甲亢。
血清脂蛋白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参考值】 0.94~2.0mmol/L
【临床意义】 降低具有临床意义。HDL-C与TG呈负相关系,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参考值】 沉淀法:2.07~3.12mmol/L,3.15~3.61mmol/L为边缘升高,≥3.64mmol/L为升高。
【临床意义】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系。
(三)脂蛋白(a),LP(a)
【参考值】 <300mg/L
【临床意义】 脂蛋白(a)升高已作为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血 糖
(一)空腹血糖
【参考值】 3.9~6.4mmol/L(70~120mg/dl)
【临床意义】
1.增高①糖尿病;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④药物性,如噻嗪类利尿药。
2.降低①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细胞瘤;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③严重的肝脏疾病;④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参考值】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钟点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β细胞瘤。
血、尿淀粉酶(AMS)
【参考值】 血淀粉酶总活性为80~180U/dl,尿淀粉酶84~624U/dl
【临床意义】 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AMS均显著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AMS在发病8~12h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2~5天恢复正常。血AMS超过500U时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诊断意义,其他急腹症时通常低于该值。尿AMS在发病12~24h开始升高,下降速度也比血AMS慢(3~10天恢复正常),故急性胰腺炎后期,尿AMS更具有诊断价值。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