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中央血液肿瘤协会主席、纽约中央血液肿瘤协会临床肿瘤项目负责人Jeffrey J. Kirshner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总结了2013年黑色素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提问:在您看来,2013年黑色素瘤研究领域中对临床实践最具影响意义的进展是什么?
Kirshner教授:针对程序性死亡1受体和配体的抗体的诸多临床试验结果报告。
这些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是曾在ASCO 2013展示过的、随即由Wolchok等人发表在7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ipilimumab和nivolumab联合治疗,疾病控制率超过65%,多数患者出现较高的有效率,预测这些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良好。
在ASCO展示的T细胞关键点抑制剂的额外报告为CTLA-4、程序性死亡1受体和程序性死亡1配体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有效,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研究添加新的证据。Ipilimumab治疗进展的黑色素瘤患者对nivolumab有效,甚至在复治时仍可予以同一药物或治疗方案。
提问:这些研究进展的结果公布之后,你观察到或预见到哪些具体的改变?
Kirshner教授:我期望FDA在明年能够批准nivolumab,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批准更多的关键点抑制剂药物。
提问:你会评价这样的进展对执业医师来讲是历史性进展吗?
Kirshner教授:不久之前,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手段极其欠缺,该病通常对化疗反应很差,毒副作用却很厉害。免疫治疗(干扰素和IL-2)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毒的,但是在部分严格条件限制疾病的病例身上观察到有持久反应。T细胞关键点抑制剂与之前的治疗药物相比,有不同的作用模式(阻断抑制活化的T细胞,更为有效地免疫杀伤转移灶),这是迄今为止转移性黑色素瘤最为积极的治疗方案,毒副作用也是可控的。
提问: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您为何选择这一进展作为过去一年中头条新闻?
Kirshner教授:新型T细胞关键点抑制剂(特别是抗程序性死亡1受体和抗程序性死亡1配体)的进展不仅为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提供了药物,而且有理由相信这些药物在免疫治疗有效的恶性肿瘤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