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新型口服抗凝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效果确切

新型口服抗凝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效果确切

2013-12-13 09:14 阅读:176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种类,可增加患者栓塞性卒中风险并增加患者死亡率。2009年以前,口服抗凝药只有华法林和维生素K拮抗剂两种。尽管这些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方面非常有效,但是由于这些药物的治疗适应症较窄,因此使用这些药物需要经常检测凝血指标并进行

   

    研究背景: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种类,可增加患者栓塞性卒中风险并增加患者死亡率。2009年以前,口服抗凝药只有华法林和维生素K拮抗剂两种。尽管这些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方面非常有效,但是由于这些药物的治疗适应症较窄,因此使用这些药物需要经常检测凝血指标并进行剂量调整,这可能增加潜在风险并导致使用这些药物不太便利。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以上两种药物的使用,比如病人的依从性将下降、维生素K拮抗剂在预防卒中方面整体上未得到充分利用。

    近几年,几种新型口服抗凝药被研发推广。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或Xa,与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有很多潜在优势,比如可以快速起效和失效,药物间相互作用比较少。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这些优点可以减少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因此可以简化治疗流程。而且,就个体而言,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至少在预防卒中和系统性血栓方面一样安全有效。新型口服抗凝药中,达比加群、利伐沙班以及阿哌沙班已经通过FDA审批,依杜沙班也已经完成了最后的临床评估实验阶段。

    尽管此前已经有针对房颤患者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但是这篇文章是首次包含ENGAGEAF-TIMI48研究数据的分析,ENGAGEAF-TIMI48是新型抗凝药四大研究中最大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比较了edoxaban和华法林的治疗效果。其余三项大型研究分别为RE-LY研究、ROCKET-AF研究、ARISTOTLE7研究。

    这四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都比较明确,但是抗凝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些重要的亚组患者中的定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提高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一些关键亚组人群中获益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对新型口服抗凝药次要终点事件疗效的评估。以上评估结果可以让临床医生对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治疗选择有更综合的整体看法。

    研究要点:

    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是针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四大研究,这四项大型研究分别对比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杜沙班与华法林相比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

    本篇文章(meta分析)数据来源于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四项研究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旨在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主要亚组人群中的相对获益,同时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对次级终点的影响。

    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组患者卒中、颅内出血以及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主要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和华法林相似,但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增加。此项研究为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药物提供了更全面的证据。

    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是针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四大研究,这四项大型研究分别对比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杜沙班与华法林相比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些研究在重要亚组人群中疗效和安全性的定义需要进一步完善。本篇文章(meta分析)旨在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主要亚组人群中的相对获益,同时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重要二级治疗终点的影响。同时,本篇文章是首次同时分析包含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四大研究数据的文章报道。

    这篇meta分析数据来源于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四项研究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针对所有参与患者进行了meta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卒中、系统性血栓时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全因死亡、心肌缺血、主要出血事件、颅内出血以及胃肠道出血等。研究人员评估了每一项研究终点的RR值以及95%的可信区间。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亚组分析,以明确患者差异是否会对主要结局造成影响。研究人员还利用随机效果模型比较了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之间的综合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相比显著降低了卒中和系统性血栓事件风险(降低幅度达到19%),降低幅度主要得益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降低。新型口服抗凝药也可显著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但是可以增加胃肠道出血。研究人员未发现卒中或者系统性血栓等事件在主要的亚组人群中存在个体异质性差异。但是当治疗时间范围缩短66%时,主要出血事件降低与新型口服抗凝药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低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相比,卒中和系统性血栓事件降低幅度相等。低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出血事件降低,但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显著增加。

    这项meta分析结论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风险收益比很好。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组患者卒中、颅内出血以及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主要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和华法林相似,但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增加。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在广大患者人群中具有一致性。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为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患者药物提供了更全面综合的证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