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红包协议:你怎么看?

红包协议:你怎么看?

2014-03-05 10:20 阅读:2650 来源:易信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手术,到底要不要给医生送红包?患者很纠结,医生也很困扰。针对这种纠结合困扰,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通知,5月1日起,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须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 医患双方签了协议能否真正杜绝红包现象?此问题引起热议,一些市民认为,双

爱爱医为该话题发布投票,点击进入投票:【红包协议】你怎么看?

    手术,到底要不要给医生送“红包”?患者很纠结,医生也很困扰。针对这种纠结合困扰,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通知,5月1日起,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须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
 


    医患双方签了协议能否真正杜绝“红包”现象?此问题引起热议,一些市民认为,双方签署协议,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利益,同时对以利益为重的医务人员会起到警示作用;而反对者认为,协议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一纸协议无法根治医患关系顽症。

    正方

    签协议具有积极意义
    周呈铭
    当前,一些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有些地方频频出现医患**,甚至引发凶杀案件。究其原因,或与医患双方缺乏沟通,互不信任有关。
    在此环境下,《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虽有几分无奈,但也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首先,“医患红包”协议有一种约束作用。医务人员收受红包被发现、被举报,院方及上级主管部门会对当事医生给予严厉的处分。医患双方签订协议书,或可约束、督促医务人员不收红包。再者,“医患红包”协议或可缓解医患关系。患者不送红包,医生不收红包,双方相互信任,才能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白纸黑字”让双方更自重
    刘彬
    医患双方签署协议书,一方面表明了对医疗红包坚决打击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以协议的方式警示了收受医疗红包的违法行为。协议的签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患者尊重医生、医生为患者负责的一个承诺,有正面的价值和意义。
    现实中,人的行为可以被包括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引导,医患协议拒绝红包的意义也在于此。双方签一份协议,白纸黑字写着“你不送、我不收”,对双方都是解脱。

    是对医生的保护和警醒
    王萧
    对于多数医生来说,做手术都会遇到送红包的患者。如果拒绝不了而收了“红包”,那就是一种风险,因为医患有矛盾,做一个手术,是多个环节的配合,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收了“红包”但没治好病,矛盾可能会更大。所以,有了医患协议书就可以避免一些误会,也是对医生的保护和警醒。
    “拒收红包”也是给医生划定“自律底线”,医生医德的建立不仅要坚持“为医之道,德为先”的信念,也需要制度、规定的约束。协议书虽然无法律效力,但至少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了医生的权责,就是要承诺秉持平等、仁爱、诚信的职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责为患者治疗疾病。

    让医患双方不再有压力
    尚静
    这种协议的实际签署,至少能够起到给医患“心理松绑”的作用,对于杜绝收送红包来说,还是有所裨益的。本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走进医院之后,就会存在着不安和恐惧,在“都送红包”的大环境之下,“不送”就会使其产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焦虑。绝大多数的患者其实是一边送出红包,一边不情不愿的。如今,主管部门要求不送不收红包,写明对收红包的医生给予处罚,还要双方“签字画押”,对那些在“送还是不送”之间纠结的患者,也许能够在内心给自己一个“合理而有力”的不送红包的理由。现有的红包“惯性”也给不少医生带来了压力,“拒绝红包协议”让医生有了推红包的绝佳理由。

    是一种道德导向
    新宇
    法律是我们社会行为的最终底线,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律裁决、执行之前,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被包括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引导、改良的,医患协议拒绝红包的意义恐怕也在于此。这是一纸契约,更是一个导向。

    反方

    执行较难或流于形式

    杜美霞
    医患双方签订协议书,不收和不送红包?这想法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现实生活中,想用一纸协议来约束“红包”真的很难。在一些患者心中,给医务人员送红包就是一种潜规则:送了红包就会得到医生特别照顾。医生不收红包,患者反倒没有了安全感。因此,医患双方就算签订了协议,也难改变患者根深蒂固的“红包规则”观念。
    再说,如何执行也是难事。医务人员收受红包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抓到现场。就算医患双方签订了协议,也有可能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患者想送,医生敢收。最终,协议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签协议是隔靴搔痒
    郑江东
    医疗改革是需要配套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收红包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稀缺和医生和患者信息严重不对称造成的,只是签张所谓不收不送红包的协议简直是隔靴搔痒,侮辱大众智商!
    “红包”何时大行其道几乎无法考证,仿佛一夜之间,医生收红包收得心安理得,假如不收病人心理就不踏实。曾有新闻报道,某位病人因为医生拒收红包,愤然挥拳相向。在这样变态的潜规则下,这样一纸协议根本不可能改变医患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唯有深入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和平衡医疗资源,增强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感,红包现象自然会消失。

    只有下猛药才能拒绝红包
    刘巧兰
    协议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一纸协议无法根治医患之间的顽症,最后只怕演变成只流于表面形式的协议。
    在很多司法实践案例中,医生收受红包很少被追究法律责任,最重的也只是**处理,加上在“看病难”的现状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仅靠一纸协议,很难打消患者的疑虑。要想彻底治好医患关系和收红包这样的顽症,非得下猛药不可。这猛药就是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和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不敢违法。

    ***不良利益格局才是根本
    陈筱霞
    “红包”现象之所以泛滥且顽固,有道德层面的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不良利益格局的推动。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得不到合理的报酬,出现“脑体倒挂”现象。尤其在以药养医的体制性弊端下,不仅医院的经营收入,而且医生的个人收入也畸形地依赖市场规则。

    因此,治理道德问题的签字协议,难以承受“红包”利益之重。治本之策,还在于深化医改,***“红包”背后的不良利益格局,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利益机制。总之,以利益的重构为基础,辅以道德的重建,进行社会价值和文化的再造,才能收到综合治理之效,让“红包”不再成为医患之间的心结。

    单纯堵的形式不如变通
    卢成
    其实绝大多数医生无论给不给“红包”,都会认真负责。而一些患者坚持送红包,有些是因为单纯的感激,还有一些是因为家属的一种焦虑或者压力,不“红包”一下,担心医生不尽心。所以,患者的心态是“送了不甘,不送不安”。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与其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书”,不如做个变通,比如将“红包”变成几十块钱的水果等物质的做法,就避免了医患间因为拒收红包而导致的对立,也让家属或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安心。

    相关链接:
    医生“红包”的那些秘密
    医生收红包?给院长打电话举报
    “医患拒红包协议”会成空文吗
    卫计委“红包禁令”的现实观察
    医患协议拒红包 能换来信任吗?
    医患签“不收不送红包协议”能否***医患纠结
    原卫计委副部长:让医生签协议不收红包很可笑
    5月起医患须签协议拒绝红包 患者要承诺尊重医生
    委员称红包协议有辱医生自尊 建议设“黑名单”制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