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对医闹问题的解决从2012年4月开始。到现在,中山有近两年没有发生医闹事件了,“医托”、“号贩子”也基本绝迹,并成功创建“无医闹城市”,90%以上的医院达到平安创建标准(据4月1日《南方都市报》)。广东中山市两年以来“零医闹”,确实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但学习中山市的什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提及学习中山市医疗市场管理经验,有人说学习其对医疗**的“反应速度”,也有人说到学习中山市安排警力介入医疗**的“成功模式”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归根结底,当地“医闹”现象的完全绝迹,离不开处理处置医疗**过程中能完全实现“三公”。
第一是结果上的“公平”。医疗事故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医疗**也是客观存在的,但避免出现“医闹”、让事件心平气和解决,结果上的公平最为重要。可想而知,如果患者及家属不能获得一个最终认可或基本认可的公平处理结果,比如事非的澄清、赔偿的公平到位,即使有再多的警察、像中山市那样安排“3倍于医闹者”的警力,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其二就是**行政力量处理**的“公正”之心。患者为什么不相信医院、不相信调解机构和职能部门?很大原因就是一些职能部门和调解机构“**坐歪”了,以医院利益为中心而不是客观公平处理事件。无论是警察、卫计委门还是专业调解机构,真正能做到解决**的公平心态,让患者真正打心理信赖,一些“医闹”其实也难以发生。其三,就是处理程序的“公开”问题。医疗事故往往带有极强的专业性,患者和家属不具有过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在处理处置医疗事故和**之时,一定要秉持公开透明原则,这是赢得患者和家属信赖的前提,也是避免医闹产生的重要方面。
其他地方医院,尤其是一些存在“医闹”现象较多的“重灾区”,一定会对中山市的治理医闹方式感兴趣,在笔者看来在学习借鉴“中山模式”之时切忌“比猫画虎”。要学就学中山市解决医闹的真正内涵和核心内容,而不是学他们如何配备充足警力、如何加大对职业医闹的打击的表象问题。换言之,如果不能真正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平的处理,再多的“警力”、再强大的行政力量介入,也是堵不住“医闹”现象的滋生的。
相关阅读:
粤中山创“无医闹城市” 被指难**
成为无医闹城市 广东中山有何秘诀?
粤中山两年无医闹 出警民警人数为医闹的3倍
"无医闹城市"是一面镜子
“无医闹城市”的第一道防火墙
从中山市两年“零医闹”中学什么?
“医闹不可取”要用细节的方式说清楚
不应该用“医闹”来解决医患**
明确医患举证责任 防止**变医闹
智慧医疗:给医闹来一针“镇定剂”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