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从去年4月创建“无医闹城市”以来,全市再未发生“医闹”事件。今年1~8月,全市各医院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以上,中山成功创建“无医闹城市”。在今年10月31日我省召开的创建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工作推进会上,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介绍,成功创建“无医闹城市”,中山全市**机关功不可没,它是“无医闹城市”的第一道防火墙。
【转变观念】
从“被动处置”到“主动作为”
病人死在医院里,该医好的没医好,不找医院赔该找谁赔?一个貌似合乎常理的逻辑,近年来成了各大医院难以承受之痛。一旦有患者不治身亡,或治疗结果不尽如人意,受雇的“职业医闹代理人”便纠集大帮人员,在医院内吵嚷谩骂,拉横幅、设灵堂,甚至围堵大门,毁坏公物,威胁、殴打医务人员。
去年2月,中山市发生一起医闹事件。死者家属本来对医院救治没有异议,但几天后在“职业医闹”的怂恿下,围堵医院,辱骂医务人员,索要巨额赔偿,并且不接受调解和司法途径解决。中山市副市长、**局局长谭培安在调研该起事件处置情况时发现,多名现场处置的民警都在围观,并没有有效协助医院恢复正常秩序。有民警解释说,按照通常的处置原则和程序,只有“造成后果”才能干预,比如动手**。甚至有民警认为,“死了人,还不让人家闹一闹?”
谭培安告诉记者,要处理好“医闹”问题,最关键的是民警转变警务观念,充分利用现有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变“闹后被动处置”为“主动防闹”。为此,中山市**局专门***规定,明确**分局长为责任人,要求对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以及扰乱医疗秩序的苗头和事件及早介入,积极协助医院开展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升级。
在全力抓好民警警务观念转变的同时,为使基层**民警在现场处置“医闹”时有章可循,去年4月,《中山市医疗**综合处置工作指引》正式***,随后细化规定,对“医闹”明确定性,明确属重大医疗**的8种行为,启动重大医疗**应急处理预案,要求**机关必须主动出警处置。
据悉,从发生重大**或“医闹”开始,民警要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未能快速达成医患调解协议,警员要将现场人员带离医院,甄别身份,进一步处理。
【安保升级】
警务室护院队调解区样样俱全
去年5月,卫计委发布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配合**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目前,中山市29家市、镇中心医院全部建立了警务室,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均在技防、人防、物防方面加强了建设。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除医生之外最忙的应属驻院民警。民警陈朝毅和陈镜文时常兵分两路,一人带着15名护院队员进行医院外围巡逻和安保,一人则紧盯视频监控。而在医院内部均有保安在巡逻,只要有事发生,保安会通过对讲机与医院警务室的民警联系。
据悉,“无医闹城市”创建开始后,中山市人民医院投入925万元,安装了330多处门禁系统,电子眼从原来的49个增加至597个,全院无一盲区死角。全院配备了152名保安员,还有15人的护院队员。按医院2000张床位计,安保力量比例远超国家建议的20∶1。此外,在门诊大厅内配备了醒酒室,可有效防止醉酒就医者“胡闹”伤医,同时,专门在门诊工作区域以外的地方设立了医疗**调解区。
记者在医院警务室看到,护院队装备齐全,头盔、盾牌、防刺服、约束带、丁字棍、扩音器等一件不少,在医院警务室民警的训练下已经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于无处不在的视频监控,除了及时发现突发事件苗头,更重要的是消灭以往的“谁先动手”的罗生门现象。
除了防止“医闹”,中山各医院警务室民警还对医院周边的职业医托、黑救护车进行持续不断的防范打击。据民意调查,目前中山市群众对医院治安的满意度上升到98%。
【从源头防范】
加强医德医风健全化解机制
1岁9个月大的小文(化名)因持续发热3天而入院,后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小文家属以医院诊疗不当为由,组织多名家属到医院大楼门前哭闹,拉横幅,散发**,要求赔偿。医院所在地的东区司法所负责人向小文的家属讲解了相关规定,引导其通过诉讼或鉴定等方式争取合法权益,同时,院方也积极开展解释工作,并向其发放《患者权利与义务告知书》等**处理宣传资料。经多个部门耐心解释、引导,家属最终同意根据指引,进入司法途径。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解决**。
在创建“平安医院”的行动中,中山的思路是医疗**防胜于阻,疏优于堵。医疗机构通过提升全市2万余名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和医术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的产生。在医疗**综合处置工作中,如果在医院内医患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司法部门将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协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以及诉讼解决。
为解决患者家属不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导致错误使用聚集闹事等方式表达诉求这一困扰,中山在去年4月***了《依法处置中山市医疗**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医疗**综合处置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医疗**人民调解等“第三方”机制来正确引导、疏导、解决医疗**。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包括挂号大厅等公共场所均贴有《依法处置中山市医疗**工作的意见》,引导医患**家属合理解决**。若出现医疗**,患者家属会被迅速引导进入医院的调解区,以保证医院门诊等工作区域的正常秩序尽快恢复。在调解区,除医患双方,还有**、司法和卫计委门人员在场。中山市人民医院调解区工作人员李镒强坦言,“**在场能确保医患双方不至于失控打起来。”
【对话中山市副市长、**局局长谭培安】
记者:请您谈谈关于医疗**和“医闹”的看法?
谭培安:医疗**和“医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医疗**是医患双方对医疗效果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医闹”则是采取违法手段扰乱公共秩序。
**提倡医疗**合法解决,警方打击“医闹”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患者家属的利益,不给患者家属“犯糊涂”机会。今年10月2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名家属因冲动殴打医生而被刑拘。如果警方能提前介入处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记者:中山市**尤其是**机关采取哪些措施来创建“无医闹城市”?
谭培安:针对“医闹”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三措并举”解决“医闹”问题:一是医疗机构通过提升全市2万余名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和医术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的产生;二是成立第三方的医患**调解委员会,**主动搭建调解平台,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变“闹后被动处置”为“主动防范未然”,明确**局长为责任人,及时出警,提前介入,果断处置,不给医闹分子任何可闹的机会。
【相关】
1.中山明确8种情况属“重大医疗**”
2.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次来访人数多于5人,情绪较激动;
3.虽未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但一次来访人数多于10人,情绪较激动;
4.在医疗机构内或周边,身着孝服、**、下跪、摆设灵堂、烧纸钱、摆花圈、拉横幅标语、张贴大字报、围堵大门、堵塞交通等行为,不听劝阻,拒不按法律程序处置;
5.患者死亡后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经劝说无效;或者尸体存放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又阻碍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处理;
6.或将尸体从太平间移到他处陈尸;出现打、砸、抢、烧医疗机构,刺杀、围攻、殴打、恐吓医院工作人员或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7.疑 有“职业医闹”及社会黑恶势力 参与;
8.以**、跳楼、自焚等方式威胁勒索;
其他严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严重扰乱正常诊疗秩序的行为。
相关阅读:
粤中山创“无医闹城市” 被指难**
成为无医闹城市 广东中山有何秘诀?
粤中山两年无医闹 出警民警人数为医闹的3倍
"无医闹城市"是一面镜子
“无医闹城市”的第一道防火墙
从中山市两年“零医闹”中学什么?
“医闹不可取”要用细节的方式说清楚
不应该用“医闹”来解决医患**
明确医患举证责任 防止**变医闹
智慧医疗:给医闹来一针“镇定剂”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