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癫痫药物中毒:也可能是药物中毒的表现,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A、最多为PHT过量,在儿童中应注意,使原发作次数明显增加。停药后消失。
B、用CBZ很少导致癫痫发作加重,但与其它能抑制CBZ环氧代谢物降解的抗癫痫药物,如与VPA联用时,因致环氧化物血浓度增高引起癫痫发作增加,C、有报道VPA过量致肌阵挛发作;LTG过量致LGS持续状态。
(3)抗癫痫药性脑病:
是抗癫痫药神经系统慢性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严格地说是在非中毒情况下出现脑功能损害和癫痫发作加重。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多种抗癫痫药均可诱发脑病,已报道的有VPA(1/800可出现脑病,尤其在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时应注意,常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肝衰竭,同时原发作加重。大多在服药后一周发生,2岁以下小儿最多见,尚无10岁以上发生者)、CBZ、PHT、VGB、PRM(扑米酮)等。
(4)用药不当:
目前使用的抗癫痫药大多是对癫痫的某一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有效或疗效最好,而对另一些发作则疗效差,甚至引起发作加重。在治疗中不论何种类型的发作均使用同一种抗癫痫药,甚至是盲目地多药合用或中西药合用,就会导致发作恶化。报告最多的是CBZ,CBZ对失神、不典型失神、肌阵挛和失张力发作不仅大多无效,治疗剂量下也可使其发作加重,同时伴有脑电图全脑性棘-慢波发放;PB能致失神发作;LTG可致严重肌阵挛发作加重。
(5)诊断有误:
诊断有误就会导致不能根据发作类型来正确选择用药,引起用药不当,最后导致发作加重。如将失神发作自动症误认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误认为肌阵挛性癫痫;将脑电图的不对称误认为是部分性发作;多种发作形式的癫痫:LGS。
(6)多药治疗:
不适当的多药治疗也是导致发作加重的原因之一。
抗癫痫药物引起发作增加的危险因素
(1)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儿童;
(2)有精神障碍;
(3)多药治疗;用药不规则;
(4)不适当用药;
(5)脑电图有有明显的痫性发作;
(6)用药前癫痫发作频率高; 全面性发作或难治性癫痫
(7)肌阵挛发作;有文献报道,肌阵挛性发作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增加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
(8)使用窄谱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物引起发作增加的诊断
(1) 发作恶化的因-果关系(锁时关系);
A、与药物使用的特殊方式相关:血药浓度上升而发作增加;
B、特定的药物加重特殊发作类型(CBZ加重肌阵挛);
C、时效关系,即药物摄入或剂量的改变。发作增加与药物剂量有关;
D、停药消失,重用药复发;
(2)新的发作类型出现;
(3)药物浓度正常,无明显毒副作用而发作增加;
(4)脑电图加重;
抗癫痫药物增加发作增加的机制
目前对此现象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机制也较复杂。有以下可能性:
1、抑制环路的阻断,PHT中毒时可阻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兴奋性中间神经元脱抑制,导致发作增加。
2、儿茶酚氨能的影响3、镇静介导的间接影响,安定类药物可以使意识水平下降,产生镇静思睡,脑电图放电,增加癫痫发作的易感性。
4、作用于丘脑皮质的环路,作用部位的选择,卡马西平-环氧化酶作用中间产物-发作增加。
5、脑外作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可以引起低钠血症,低钠改变细胞的兴奋性而引起发作;丙戊酸可以引起高氨血症诱发脑病,也可以抑制卡马西平-10,11-环化产物的代谢,使卡马西平浓度明显增高,癫痫发作次数增加。
6、抗癫痫药矛盾反应方面,以GABA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一假说。即GABA非特异性的增加,当GABA受体或二者同时被激活,就出现一个脑区的GABA活性增强,而另一脑区的GABA能活性受抑制,导致癫痫样发放的易化,甚至临床发作。在抗癫痫药导致发作增加的同时,常有脑电图的恶化,出现广泛同步性棘慢复合波爆发。
在用PHT出现的发作恶化大多与多种联合用药有关,在高剂量下CBZ和GABA能药物(TGB)可以使发作加重,不可预测性:在没有中毒征象下出现发作恶化,而这种中毒随着剂量的减少而减轻。在大剂量下,许多抗癫痫药物可引起发作,甚至在非癫痫的病人,也可出现。
抗癫痫药增加发作的防止
国内目前对抗癫痫药引起癫痫发作增加未有足够的重视。对此的对策应包括以下的方面:
1、意识到抗癫痫药可以使任何发作类型加重
2、对各种发作类型和综合症作出正确的诊断,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择用药
3、在伴有失神或肌阵挛发作的综合症者避免使用CBZ、PHT、和GABA能类药物,如果发作类型一时难于确定,可试用很少出现发作频率增加,而且对各种发作类型均有效的丙戊酸。
4、避免无原则使用多种抗癫痫药,联合用药应少于3种
5、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发作增加,应注意:
(1)检查诊断、选药是否正确(2)是否有耐药、过量、中毒现象(3)消除加重的因素,减少或停用可以加重发作的药物。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