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反促肝转移灶生长

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反促肝转移灶生长

2013-05-31 10:08 阅读:7153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菲尼克斯--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2013年会上发布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对于结直肠癌(CRC)孤立性同时肝转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直接切除原发肿瘤--与转移灶生长有关。

    菲尼克斯--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2013年会上发布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对于结直肠癌(CRC)孤立性同时肝转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直接切除原发肿瘤--与转移灶生长有关。

    纽约皇家马斯登医院的Alistair Slesser医生及其同事对114例孤立性同步肝转移(即诊断癌症后1年内发现肝转移而无其他部位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初始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初始接受结直肠原发肿瘤切除的患者在3个月时发生肝转移进展的几率增加8倍。尽管两组患者的肝转移均在治疗后3~6个月期间好转,但切除原发肿瘤组患者的好转速度较慢。

    "我们的结果提示,直接切除原发肿瘤实际上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似乎会抵消辅助治疗对肝转移的疗效。因此对于孤立性转移的患者,我们倾向于首先给予新辅助化疗而不是直接切除原发肿瘤,或者考虑采用另一种手术方案,例如同时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灶。"

    Slesser医生在介绍研究背景时表示:"孤立性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主流方案是顺序切除,即直接切除原发肿瘤,序贯辅助化疗,再在可能的情况下实施肝切除术。而对于广泛转移患者,一般倾向于先给予新辅助化疗,再实施手术干预。"

    他与同事对2005~2010年间在皇家马斯登医院接受治疗的孤立性同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均在基线时、3个月和6个月时接受影像学检查。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男女比例为2:1.51%的患者接受了原发肿瘤切除,其余患者则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原发肿瘤切除组有93%的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

    单变量分析显示,与3个月时肝转移进展(定义为累计直径增加≥20%)关联最强的因素是原发肿瘤切除。在多变量分析中,与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相比,原发肿瘤切除组患者发生肝转移进展的风险急剧增加[比值比(OR),9.0;P=0.001].

    此外,在基线至6个月期间的转移负担方面,原发肿瘤切除组呈增加趋势(从40 mm增至51 mm,P=0.19),而新辅助化疗组则显著下降(从96 mm降至52 mm,P=0.001)。

    与基线至3个月期间相比,3~6个月期间原发肿瘤切除组患者的肝转移灶开始缩小,生长速度由4.0 mm/月降至-3.0 mm/月(P<0.001),反映出辅助化疗的效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肝转移灶则持续缩小,只是生长速度的下降变慢,由–5.6 mm/月变为–4.0 mm/月(P=0.003)。

    Slesser医生表示,切除原发肿瘤导致肝转移灶更快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这可能与生物学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直接切除原发肿瘤的患者会推迟化疗。"

    俄克拉荷马大学的Gary Dunn博士在会场上询问,直接切除原发肿瘤与辅助化疗的间隔时间是多少。Slesser医生答复称:"通常而言,患者会在术后至少等待6周再接受化疗。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患者多数在术后扫描--常常在术后3个月时--之后才开始接受辅助化疗。"

    Dunn博士还询问了两组在化疗方面的可比性。Slesser医生介绍:"皇家马斯登医院采用的化疗方案相当一致。通常所有患者都会接受卡培他滨(希罗达)和奥沙利铂,并加用1种单克隆抗体,例如贝伐珠单抗(阿瓦斯汀)。"

    坦帕Moffitt癌症中心的David Shibata医生评论称:"接受原发肿瘤切除者的肝转移灶似乎生长更快,这一点并不完全令人意外,但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在这些患者中有多少人的肝转移灶变得无法切除。"

    Slesser医生答复称:"大约60%的患者最终接受了肝切除术,而且这是在并不算长的时间段内发生的。我们也掌握了进一步结果,将在今后发表生存率方面的数据。不过这项研究的真实目的是评价疾病的初始放射学进展,原因是我们猜测原发肿瘤切除可能与转移灶突然增大有关。"

    会议主持人之一、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Marylise Boutros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初始接受化疗的额患者肝脏结局更佳,这一点对临床医生来说很有意义。对于发生了转移的患者而言,直接给予化疗是应对其全身性疾病的优先选择,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疾病负担。不过这显然是一项规模不大的研究,我期待在更大的样本中开展前瞻性研究,已获得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