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者,女,55岁,因低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来我院输液治疗,既往无过敏史及变态反应史。遵医嘱给予热毒宁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约10min,首先在病人的注射部位出现红色斑疹,且有痒感,接着出现眼睑口唇肿胀、呼吸急促、烦躁出冷汗、皮肤湿冷、头晕等症状,无寒战及四肢发抖,血压75/45mmHg。立即让病人平卧,迅速更换液体和输液器,给予持续吸氧,氟美松5mg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生理盐水500ml+氟美松10mg静滴,另建一路静脉通道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多巴胺20mg静滴,10min后血压升至90/50mmHg,手足转暖,面色红润,口唇肿胀减轻,斑疹渐消退,后继续氟美松和非那根治疗,2h后血压稳定,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呼吸平稳,眼睑口唇水肿减轻,肢端变暖,皮疹消退,病情稳定。
病例讨论
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青蒿、金银花、栀子。热毒宁注射液功能主治:清热,疏风,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高热、微恶风寒、痰黄、咳嗽等症。静脉注射:成人剂量一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滴速30~60滴/min,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程为3次,急性支气管炎疗程为5天;小儿3~5岁最高剂量不超过1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稀释后静滴,滴速为30~40滴/min;6~13岁一次10~15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150~200ml后静脉滴注,滴速为30~60滴/min,或遵医嘱。偶见头晕、全身发红、皮疹等过敏反应,随着甲流袭来,热毒宁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用药后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治疗,发生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采取吸氧、静脉给予激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措施。
体会
1.在输液过程中,因个体差异,输液前一定认真询问其有无过敏史,对遇到有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一定按严格操作常规去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本例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妥善,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3.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过敏,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确保抢救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