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褪黑素与调节痛觉有关,在痛觉调控中起“镇痛”作用。
中国中山大学黄芳博士及其同事发表的一项关于“Orofacial inflammatory pain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MT1 and NADPH-d in rat caudal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and trigeminal ganglion”的研究,首次定位了褪黑素受体1在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的分布,并证明颜面部疼痛**早期,在颌面痛觉传导通路低级中枢的神经元褪黑素相关受体明显减少,显示此时褪黑素调控痛觉的作用减弱。
有关褪黑素究竟是起镇痛还是促痛作用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揭示。相关文献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3年11月第32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