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可以安全用于tPA禁忌的卒中患者
2013-01-30 09:23
阅读:3199
来源:medlive.cn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挪威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支持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卒中的证据。研究发现,即使患者有用药禁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治疗也可改善有或无禁忌症卒中患者,改善短期结局、降低死亡率。
挪威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支持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卒中的证据。研究发现,即使患者有用药禁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治疗也可改善有或无禁忌症卒中患者,改善短期结局、降低死亡率。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病学学报》[ActaNeurolScand 2013 Jan 11]上。
因此,研究者Christopher Kvistad教授及其团队解释说,“需要进行更多的随机试验以明确哪些些卒中患者应该和不应该考虑tPA治疗。研究中使用的tPA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挪威国家溶栓指南源于严格排除标准的早期溶栓试验,其中很少有循证研究。因此,只有2-4%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即使20%至30%在症状发生3小时内到达医院。”
研究小组分析了2006年至2011年Haukeland大学医院收治的265例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预后。所有患者在症状发生4.5h内接受tPA溶栓治疗,尽管135例(50.9%)根据国家指南判断存在禁忌症。禁忌症包括年龄大于80岁(n = 75)、收缩压高于185mmHg组(n = 47),舒张压高于110mmHg(n = 21)、既往卒中或糖尿病(n = 6)和前脑出血(n = 3)。
研究人员指出,tPA治疗禁忌症患者与无禁忌者相比,年龄较大、卒中更严重。尽管存在这些差异,有禁忌症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以及有症状脑出血(SICH)的发生率与无禁忌的患者类似。然而,禁忌症患者与无禁忌症患者相比,有预后较差和死亡率较高的趋势。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严重程度是30天内致残率或死亡率唯一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校正基线差异后,禁忌症的存在或其他禁忌症与结局无独立相关。
最后,Kvistad教授等指出,“无禁忌症使用tPA的患者与有禁忌症未使用tPA患者的短期结局和死亡率相似。”研究人员总结道,“tPA可以安全用于tPA禁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禁忌症没有导致SICHs发生率增加。必须进行前瞻性随机试验以阐明重新评估tPA当前禁忌症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