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高血压急症、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急症、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2011-11-30 13:47 阅读:218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患者,男,55岁,阵发性胸闷痛3年,加重1月。高血压15年。吸烟15年。 在劳累及休息时均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胸闷痛部位为胸骨后疼痛,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多次ECG多导联T波低平,但无动态性改变。心超:左心室肥厚:IVS13mm, PW13mm, LA42mm,

    患者,男,55岁,阵发性胸闷痛3年,加重1月。高血压15年。吸烟15年。

    在劳累及休息时均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胸闷痛部位为胸骨后疼痛,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多次ECG多导联T波低平,但无动态性改变。心超:左心室肥厚:IVS13mm, PW13mm, LA42mm, LV舒功减退。

    外院诊治: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

    用药:阿司匹林75 mg qd,心痛定10mg tid, 复方降压片2片qd, 消心痛10mg tid,吉非贝奇0.6 bid,美托洛尔12.5mg bid。间断性点滴“扩血管药物”,血压仍忽低忽高,波动较大。仍有胸闷痛间断性发作,且1月来发作次数增频、延长。

    就诊查体:血压170/100mmHg(药前),HR92 bpm。ECG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多导T波低平,并且多次ECG之间比较无显著性改变。查血LDL-C 4.2mmol/L,TG 2.7 mmol/L, HDL-C 1.2mmol/L, 血Glu6.1 mmol/L。血ALT50 Iu/L。

    本院临床诊断:(1)高血压急症:高血压3级,危险分层IV度,属极高危病人;(2)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劳力+自发型,血脂异常。

    诊治过程:

    入院后立即予心电和血压监测,发现在静息与轻微活动时均发作时心绞痛,伴随血压进一步升高至200/110mmHg,心律112次/分。心电图记录无明显动态改变。

    (1)静滴硝普钠25??g/min开始,直至达到100??g/min,血压在用药2小时后降至160/90mmHg左右。

    (2)同时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合贝爽)2次,10mg/3min/次,间隔20分钟,心律降至80次

    (3)同时口服倍他乐克25mg tid,消心痛15mg Q6h,血压在用药后降至160/90mmHg时加用拜阿司匹林0.3 Qd,氯比格雷75mg Qd, 地尔硫卓(合心爽)30mg Q6h,复方厄贝沙坦(安博诺)150mg Qd,氨氯地平(络活喜)5mg Qd,阿托伐他汀(立普妥)40mg QN。

    (4)入院48小时后心绞痛发作逐渐缓减。入院第3日,血压130/80mmHg,心律64次/分,硝普钠渐减至次日停用。另外,在入院第2日血压降至150/90 mmHg时,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0.6ml Q12h。

    (5)入院一周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CX中段有一70%的较长阶段性狭窄病变,LAD近段狭窄<40%, RCA有斑块,因目前不适合介入治疗及搭桥术,故强化药物治疗,出院随访。

    (6)经1个月后,胸痛症状消退;血压130/82 mmHg,HR 60 bpm,LDL-C 2.0mmol/L,TG 1.7 mmol/L, HDL-C 1.2mmol/L,血Glu5.4 mmol/L。血ALT 46 Iu/L。ECG无变化,门诊定期随访。

    病例分析与点评:

    (1)诊断明确,高血压病3级,伴不稳定心绞痛,且发作时血压进一步升高,属高血压急症,极高危。劳力+自发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其血管痉挛部位不但常见于偏心病变对侧,而且也可位于狭窄病变两端交接处。

    (2)高血压急症,急需静脉用药,抓治主要,兼顾一般,动态性干预,综合性调控。即迅速降血压、降心律、抗痉挛、抗缺血、减低心肌耗氧量,有效保护心、脑、肾。

    (3)在应用急救特效疗法时,别忘了同时配合镇静、止痛、消除紧张及吸氧(早期时)等一般疗法,注意去除病因和诱因。

    (4)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及心肌缺血情况,从入院开始就应一边评估再灌注疗法的必要性,一边启用冠心病强化治疗的A B C D E疗法。

    (5)待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后,再开始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以防止增加颅内出血危险性。

    (6)静脉与口服药物同步应用,科学配伍,合理交替,平稳过渡。抗高血压、抗冠脉痉挛及降低心肌耗氧量抗缺血三管齐下,提高治疗效率。

    有人担心“静脉与口服药同时应用,产生叠加作用”,故在静脉药物开始“滴定” 时,不合用口服药,因而不能尽快达标、平稳维效,使疗效大起大落、甚至反复无常。

    (7)病情平稳后,配合非药物疗法,进行二级预防。

    (8)急性期应该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尽快达标;慢性病用半衰期长者,平稳保持有效血浓度,并增加顺从性。如:ACS病人,存在心肌缺血时,用半衰期短的硝酸甘油静滴,从15-20 ??g/ min起始,每5-10min增加5-10 ??g/ min ,至合适量——滴定疗法。

    (9)对于慢性高血压患者,为服用方便、平稳降压以及长期保护靶器官,最好服用半衰期长于12小时以上的药物,每日一次,且可增加保持治疗的顺从性。故提倡应用药物浓度的谷值/峰值大于50%的抗高血压长效药,以保持疗效平稳。

    (10)半衰期短的药物静脉滴定的同时,要口服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保证疗效平稳过渡。待2-3天后,口服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时,才可考虑递减静脉药物。若血压下降时,一边找原因(如血容量不足、酸中毒等),并及时纠正;同时适当下调静脉剂量。

    (11)要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规律性:

    11-1)半衰期:考虑清除半衰期短的药,应每日服几次。经5个半衰期能消除95%的药物,7个半衰期消除99%。譬如,美托洛尔的半衰期为6—8小时,每日2—3次给药,30—40小时后才达到稳态浓度。根据半衰期调药,避免加量过快或过慢。

    11-2)代谢途径: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避免大量用相应的药物。如,老年糖尿病人、合并蛋白尿、肾功不全,Cr2-2.5mg/dL,若用ACEI类药时,最好使用经肾脏排泄少的制剂,如福辛普利,并且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及用药间隔,随时监测。

    11-3)个性化选药:临床上,以药代学、药效学变化规律为参考,个性化选药,动态调整。如,高血压病人大多数具有2个血压高峰(6-10Am和2-5Pm)。所以,长效药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若未能在全天保持平稳,可考虑换用更长效降压药,或合理增加用药次数。并摸索合理用药时间及其间隔,最好在其易发时间前加上药物吸收后起效的时间,合理提前给药。

    本病例最大的失误是用药不连续

    原帖地址及讨论:http://www.iiyi.com/med/thread-2070561-1.html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