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例患者死亡。在近期的柳叶刀杂志上,Emmanuel Tsochatzis和他的同事将肝硬化描述为世界上第十四大常见的死亡原因。在发达国家,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酒精滥用和非酒精性肝病;而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部分亚洲地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肝癌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超过8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
丙肝引起的肝硬化要比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多。4月9日,在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丙肝指南。该指南为各国丙肝的筛查及治疗提供了路线图,还特别对医疗资源有限地区的丙肝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根据WHO预测,丙肝的患病率因不同地域而变化。比如,东亚和南亚国家的丙肝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3.7%和3.4%),HCV感染总人数超过1亿。几种治疗丙肝的新药正在研发中。最近,美国FDA已经批准simeprevir和sofosbuvir上市,欧洲药品管理局也批准了sofosbuvir上市。
然而,新药的价格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患者来说过高,因此,这些新药也饱受争议。尽管这些新药将在中低收入国家打折消瘦,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药价依然很高,难以大范围推广。
为了更好的治疗和护理肝硬化患者,柳叶刀杂志在英国建立了一个肝病委员会,旨在今年晚些时候汇报关于肝病研究的新发现。在中低收入国家落实丙肝的有效治疗措施、与肝硬化作斗争是迫切需要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新药取得成功之前,应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详细]
5月17日,在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我国香港大学司徒伟基教授交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