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诊断对治疗设计十分重要。现今精神病诊断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对治疗方案存在重要影响。
近期,PubMed收载一篇研究论文将两种不同长度的半结构式访谈的不同效果与临床诊断进行了比较。研究者发现与临床诊断相比,在应用MINI或SCID后,诊断的稳定性有了实质性的提高。诊断的快速和精确之间的平衡时可能的。临床诊断与结构化诊断结果的重叠达到了最小,这提示在疾病的早期或短期治疗中,进行结构化的评估或许可优化治疗设计。研究者在一个康复门诊中进行了三组每组为期三年的队列研究,对依据医生诊断的非结构化诊断程序、SCID及MINI所得出的诊断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者分析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间(平均为13周)的诊断变化。对医生诊断与其他结构化访谈得出的诊断进行融合。三名固定的访谈人员对全部三组受试者进行了评估。 研究者对313名受试者的入院及出院诊断进行分析后发现,非结构化程序得出的诊断,其中的74%在出院时发生了改变,这个比例在SCID和MINI中分别为4%和11%。在第2-3年间,医生诊断未能被SCID和MINI验证的比例为56%和44%。
各诊断方法最突出的差异体现在单向和双向障碍的区分,造成双相障碍的诊断不足和过度诊断的概率相似。由临床医生诊断的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仅有10%及11%得到了SCID及MINI的验证。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