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安德森博士癌症中心研究人员表示,一项长达10年之久的研究结果明确支持对费城染色体(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MRD)监测。
该研究发现,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所得出的MRD检测结果是PH阳性 ALL患者结局的重要预测指标。研究人员称,这两项技术可用于确定获得首次完全缓解的患者的情况,强化治疗对他们会有好处。该研究在线发表于7月9日的《血液》杂志上。(Blood 2013 Jul 8;) 那么,MRD监测能否成为一种标准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席研究员FarhadRavandi博士回应道。Farhad Ravandi博士进一步谈到,“许多欧洲医学中心已在广泛应用MRD来决定Ph- ALL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强化或改变治疗,对于Ph阳性的ALL患者,这会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可使一些患者避免移植的潜在毒性,而移植却是首次缓解期间公认的现行标准治疗策略。”
研究亮点:使患者免于移植副作用 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成人ALL患者为Ph阳性,这类患者染色体9和22相互易位造成,使得致癌蛋白BCR-ABL的表达,疾病进展迅速。首次完全缓解后,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然而移植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有时甚至使得移植失败。Ravandi博士和同事指出,随着针对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使用, Ph阳性 ALL患者的结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也让人思考是否所有患者都有必要进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Ravandi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TKIs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的开始,使得癌症能够进行替代性预防疗法,从而避免干细胞移植相伴的常见毒性风险。他解释说,“既然已经知这些药物有效,就可采取下一步骤,重点研究Ph阳性 ALL患者的残留疾病问题,从而指导更有效的治疗,预测和管理疾病复发”。 Ravandi博士和同事的研究恰好如此做的。
在2001年和2011年之间,他们对76名成人Ph阳性ALL患者(平均年龄54岁)进行了监测。患者通过标准化疗加1次TKI(达沙替尼或伊马替尼)获得完全缓解,并接受了2年的TKI维持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进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也没在其他方面出现复发风险增强。患者在分析结束及此后每隔约3月都进行了MRD检查。研究人员发现,≥3个月时的流式细胞术检查显示,主要分子学缓解(BCR-ABL/ABL< 0.1%)和阴性结果与复发可能性下降和总体存活时间延长存在相关性。流式细胞术和qPCR同时使用可以有效预测该队列大多数患者疾病的进展和结局。 在治疗第一年MRD检测结果呈阳性的44名患者中,有13名患者病情复发。流式细胞术检查阳性或≥3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少于一次的22例高危患者成员中有9例复发。在54例流式细胞术检查阴性、≥3个月时BCR-ABL≤0.1%的患者中,只有13例出现病情复发。在这13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在12个月后形态性复发前的1-5个月间再现分子性复发,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结果进一步强调了持续监测的价值。
点评:“强有力的进步” 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医学科学分校温思罗普·P·洛克菲勒癌症研究所主任Peter Emanuel博士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认为,MRD监测可能成为标准操作程序。他解释道,“我们不会对一个不做移植也行的患者勉强进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因为移植不良反应很大。这类研究可尽量确认不进行移植也可治愈的患者,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美国血液学学会联络委员会主席Emanuel博士称该研究为“有力的进步”,但时表示这些技术并不一定是所有患者随时需用的常规检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认这是否可成为患者常规检测之一。”Emanuel博士强调,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其技术需经多中心治疗方案的应用,查验是否会得出同样的结果。Ravandi博士也表同意,认为更多的证实性研究是必要的。既然Ph阳性ALL是一种相对不常见的疾病,这就可能需要国际上的努力。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MRD检测法的标准化问题,正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做的那样。ALL患者所用的另一种MRD检测技术称为LymphoSIGHT(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淋巴细胞测序),这也很有前途。
医脉通血液科此前报道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LymphoSIGHT与ALL患者使用较为常规但繁琐的MRD检测法具有可比性。 当前研究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提供研究经费。Ravandi博士报告,接受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研究经费和酬金,接受诺华公司的酬金。Emanuel声称无相关经济关系。
近日,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daratumumab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Adynovate(一种新型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