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4岁,因间断胸痛10d,加重2h急诊入院。自诉10d前在饮酒后出现突发压榨样胸痛伴全身大汗,向双肩背部放射,同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持续约1h后自行缓解,未就医。此次入院当日患者搬重物后突然胸痛再次发作伴大汗,持续不缓解,由急诊科收住院。
查体:
血压110/60 mm Hg,神志清楚,痛苦表情,全身大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6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急诊心电图提示:
窦性心律,V2~V3,导联T波呈正负双向,急诊查心肌酶学正常。入院后5 min再次出现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6。导联T波呈尖峰样,振幅达2 mV。立即给予抗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约10 min后症状有所缓解,心电图恢复到入院时形态。
诊断:
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
治疗:
结合入院心电图演变,虽然症状缓解,仍然考虑严重前降支病变,故急诊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 2级。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未见严重病变。 立 即在冠状动脉内推注盐酸替罗非班10 ml,并静脉内以3 ml/h速度推注。同时在前降支内置人1枚支架。随访心肌损伤标记物峰值肌酸磷酸激酶(CK)420 IU/L,CK-MB 45IU/L,肌钙蛋白T(cTnT)1. 69 pug/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心电图:窦性心律,V1、V2导联呈QS型,V1~V4导联T波倒置。
【讨论】
Wellens 综合征由Wellens于1982年报告,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后,心电图胸前导联,特别是V2、V3导联,出现持续性T波对称深倒置或双向等特 征性T波改变及演变,有高度前壁心肌梗死危险,是由于左前降支的近端严重狭窄(>50%)所致,故又称为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这种心电图在胸痛缓解 时出现,当不出现ST段抬高时可以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在恰当的时间点记录,往往可以记录到高尖T波或短暂的ST段抬高。如果不进行 干预,虽然症状可以缓解,但75%的患者会发展为前壁心肌梗死。
Wellens 综合征心电图特征性T波改变和恢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缺血所致心肌顿抑的逐渐恢复有关。心绞痛发作时前降支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导致严重心肌缺血,随后冠 状动脉迅速再通或通过侧支循环得到供血,心肌得到再灌注并同时形成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顿抑,对应于心电图出现显著的复极异常,即T波双向或倒置。随着顿 抑心肌的功能在数天或数周内恢复正常,T波形态改变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很容易缺血加重进展为心肌坏死,心电图上呈现弓背向上型ST段抬 高和病理性Q波。
Wellens 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意义在于识别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助于定位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此类患者极易进展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应尽早行冠状动脉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上识别特征性心电图T波改变是前降支病变的重要线索,能避免漏诊,应给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