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梅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化痰之功,临证常用于肝胃气滞或梅核气证。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用梅花蛋(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服7日)治疗瘰疬不消,既取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之功,又取其“助(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之力;制成梅花粥(粳米30~60克,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克,再煮至花刚熟即成。一次服用)治疗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以致脘闷,食欲减退者。梅国强认为痤疮的形成,多与肝、胃、肺三脏密切相关,病因多责之于肺热、胃热、血热、热毒、湿毒、血瘀等。
绿萼梅一药入三经,疏肝和胃,理气化痰,《本草纲目》认为本品尚有清热之功,治疗痤疮尤为合宜。临证多与月季花、玫瑰花二药合用,三药等量,皆用10克,血热者加鸡冠花10克,疗效颇佳。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