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中华医学杂志的百年挑战

中华医学杂志的百年挑战

2015-03-29 21:36 阅读:1224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国内评价体制的设置让大量优秀稿件外流,使我们的期刊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

    从1915年医学大家伍连德创刊至今,《中华医学杂志》历经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革、**,于今年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在“创刊100周年”的祝贺之余,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也谈起了这份百年期刊面临的新挑战。

    SCI崇拜让优秀稿件外流

    从最初的一本到现在多系列、达128种的期刊,其中26本被美国医学会收录,《中华医学杂志》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就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但当前国内评价体制的设置却让大量优秀稿件外流,成为“中华”系列杂志的头一号挑战。

    姜永茂社长介绍说,影响因子的作用其实是评价一本杂志,而不是评价一篇文章的质量,更遑论用其去衡量研究者、医生个人的能力,但国内却普遍存在这种认知上的偏移。姜社长对《医学界》说:“我肯定支持我们最优秀的成果发到SCI的Q1区,最顶尖的文章应该让全世界都看到,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个硕士研究生也要求发SCI,我们大部分优秀的文章都发布在外文期刊上了,而部分低分的SCI文章几乎没有读者量,在学科上没有实际的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两百万注册医师中,能流利阅读英文文献者不足1/3,而《中华医学杂志》却是几乎每个医院都会订的期刊,从文章对中国医生的实际影响力而言,后者是显而易见的。姜社长希望医生们能将“中华”的杂志当做自己的杂志,让更多的中国医生看到这些文章,了解新的学科动态和科研进展,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科研气氛,而不是为了一个影响因子而去发文章。

    产品多元化的竞争压力

    “而我们另一个挑战,是来自国际出版集团的竞争压力。”姜社长做了个比较,英国医学杂志集团(BMJ Group)有非常受医生欢迎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有网络出版,提供教育培训,“和国外的出版集团相比,我们的架构还相对单一,尚未形成产业化。”

    随着医学海量知识的更新和互联网的发展,单纯期刊出版已无法满足医生的信息需求。目前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一般更新比较慢,可能会推迟3-6月,检索功能也欠精准,医生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在海量的文献中找到适合的信息。

    为此,中华医学会期刊制定了数字化发展战略,建设期刊群发布平台及系列杂志官方网站群。同时拟向信息化服务转型,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我们还有自己的APP哦,可以提供移动端的阅读。”姜社长介绍道。

    不过,数字化战略也带来一些互联网上通用的小问题。比如采编流程的数字化,截止至2014年11月,共有105种杂志使用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论文钓鱼网站提供了可能性。提及年初审判的伪造医学期刊一案,姜社长无奈地表示,编辑部曾为此接到不少投诉。“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搜我们的杂志,显示出来的很多都不是我们官方的链接。”

    姜社长提醒说,大部分医院都订阅有中华医学期刊,医生们在投稿之前,仔细阅读数据库或正规杂志上的约稿声明,投稿时谨慎操作。

    本次“中华医学杂志创刊100周年暨高科技医学发展与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由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挂号网协办,于3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举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