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我国建立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

我国建立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

2013-11-29 09:30 阅读:1747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期的《JSurgRes》杂志发表了一篇我国关于肝纤维的最新研究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旨在建立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并评估其预测准确度(AC)。 研究方法 共有349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入选研究,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肝活检和病

    近期的《JSurgRes》杂志发表了一篇我国关于肝纤维的最新研究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旨在建立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并评估其预测准确度(AC)。
 


    研究方法

    共有349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入选研究,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肝活检和病理检查。根据疾病分期对患者分组:免疫耐受(125例)或免疫反应性B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224例)。诊断模型基于***肝纤维化指标制定。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设定临界值,并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

    使用***疾病标记物构建WangI和WangII模型。使用WangI模型临界值≤1.75和>5.84用来确定免疫耐受期且有或无显著纤维化患者。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90-0.942)和AC为92.0%。该模型的应用将使87例(69.6%)患者避免肝活检。WangII模型临界值≤3.79和>7.06用来确定免疫反应性HBeAg阳性,有或无明显纤维化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824,0.920)和AC率88.0%。该模型的应用将使166例患者(74.1%)避免肝活检。
 


    结论


    这两种Wang模型为免疫耐受和免疫反应HBeAg阳性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了无创性评估手段,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和可重复性。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模型可以成为肝活检的临床替代检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