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为臀部,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我们曾坚持“能吃药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原则,现在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生安全意识的提高,这种治疗原则开始出现变化。baizhixia001对个体医生肌注和静滴的情况做了如下调查 :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医生从安全和疗效考虑,基本上都选择了静脉滴注,而且很多诊所已经很多年未采取肌注。
weiyuguonihao认为:肌肉注射虽然好,但现在药物过敏率较高,一旦注射过敏,再去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还要继续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较急。而静脉输液,前15分钟可以慢滴(过敏常发生在输液的前15分钟),如果病人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则可继续调快滴速。即使出现了过敏反应,也可直接通过静脉通道抢救。
心中无我才是我说:“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输液占了70%。现在都是独身子女,加上耐药性的严重,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若不给患者输液,患者和家属反而会认为我们不会治病。比如婴幼儿感冒,肌注和口服药效果肯定比输液疗程要长啊。1~2天效果如果不明显,家属就有意见,轻的说你不会治疗,有的干脆就不来了。对于肌注和静滴,一切从医德出发即可,只要不坑蒙拐骗就行”。
虽然肌注效果慢,风险大,但仍有少部分人持乐观态度。“郎中马敬如”、chengjingyexv、hu.li.jun等少部分人一直坚持“能吃药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基本原则。“郎中马敬如”的门诊病人,其中70%为口服药物,29%为合并肌肉注射,仅1%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郎中马敬如”说“前几年病人少,赚钱少,现在病人开始增多。附近动不动静脉点滴的诊所病人明显减少了”。
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各有优势,肌肉注射也好,静滴也罢,一切应以安全为重,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利,愿意输液的就输液,不愿意的就肌注。
医者仁也,一切从医德出发,安全为重。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