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患者,女,12岁。
主诉: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10余小时,伴恶心呕吐。
病史:患者自诉食用冷苹果后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10余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呕血,肛门停止排气6h。入院后给予解痉镇痛,不能缓解。患者既往有多次类似发作病史,经解痉治疗后缓解。1个月前钡灌肠及肠镜检查诊断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父亲因肠道息肉致肠梗阻,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黑斑息肉综合征。
体检:无力体型,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口唇可见黑色素斑,双足底见对称性色素沉着。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肿块,肠鸣音亢进,移动浊音(一)。
辅助检查:B超及胸腹联合透视提示小肠梗阻,肠套叠不除外。
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全结肠多发息肉,病变3cm以下。空肠、回肠可见多发性息肉,其中距回盲部140cm和200cm处各见一直径约1.5cm和2.5cm大小息肉,肠壁阶段性水肿增厚,回肠见两处肠套叠,长度为9.3cm×3.5cm,其中之一为三套叠。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肿大,呈黄豆大小,行小肠阶段切除。
病理诊断:回肠壁见错构瘤性息肉;回肠壁硬化性增生;回肠区十二枚淋巴结,皆呈反应性增生。
病例讨论: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疾病,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黑斑息肉综合征(PJS)以青少年多见。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具有三大特征:多发性胃肠道息肉,息肉可发生于胃至直肠任何部位,以空肠及回肠多见,属于错构瘤一类;特定部位的皮肤及黏膜的黑色素斑点,黑色素斑点以口腔黏膜、口唇、双侧手掌和足底多见;遗传性。该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患儿钡灌肠和临床所见符合以上特点。肠道息肉范围广,多无法手术根治,部分患者息肉可发生恶变。黑斑息肉综合征(PJS)胃肠道症状常有息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腹痛和肠套叠,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做部分肠切除。在胃肠道钡餐或其他影像检查中,如发现多发息肉,应仔细询问家族史,检查体表有无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