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是新型的抗孕激素,并可应用于产后胎盘残留的治疗,临床上米非司酮还应用于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以及紧急避孕等。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米非司酮的副作用也不断显现,为了让人们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过程中对药物不良反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本文对米非司酮的副作用总结如下。
1.米非司酮致月经周期的变化
在紧急避孕时,由于米非司酮的抗孕酮作用,在黄体的早、中期用药,月经周期有提前的倾向,而在黄体晚期用药,则可以推迟排卵,引起月经的延迟。因此,在不同的月经周期用药,可引起月经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并导致闭经。另外,米非司酮还可引起阴道分泌物的改变,并可降低性欲。
2.米非司酮致过敏反应
米非司酮的过敏反应一般发生率较低,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荨麻疹。但对于过敏性体质的患者也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甚至休克。因此,用药前应细致询问患者过敏史。文献报道的其他一些过敏症状如化脓性皮疹、手足麻木、肢体震颤等均较少见,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必须对症治疗。
3.米非司酮致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
米非司酮在较大的剂量具有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终止妊娠等短期治疗中,尚未见文献报道有糖皮质激素缺乏的临床表现,但在治疗子宫肌瘤或库欣综合征等需要长期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易引起糖皮质激素缺乏的症状。
4.米非司酮致阵发性下腹痛
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时,下腹痛的发生率并不高,而且程度较轻,可自行缓解。当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用时,腹痛较为明显,这是前列腺素增强子宫收缩引起的,一般无需特别处理,但对于少数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需给予适当的镇痛剂,以防止出现疼痛性休克。
5.米非司酮致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阴道出血时间的延长,少数还可以引起子宫大量出血。另一方面,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引起的出血时间延长并非都是不完全流产所致。体内在缺乏孕激素时,子宫内膜的分化及螺旋血管发育不良,也可引起出血时间的延长。对于此类患者,应按照无排卵型宫血治疗,积极转化子宫内膜的功能,促排卵并严密随访,避免盲目刮宫。此外,应注意由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存在着潜在感染的可能,有必要给予抗生素预防宫内感染。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米非司酮的副作用还包括潮热出汗、关节微痛、头痛、乳房胀痛、口苦、恶心、乏力嗜睡、纳差、低热等,一般比较轻微,无需特别处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LT升高,但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另有文献报道,米非司酮治疗后血糖降低了29.9%。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