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妇产科医学进展 > 乳腺癌研究取得新进展

乳腺癌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4-05-28 13:02 阅读:877 来源:癌细胞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最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宋尔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个百年多来困扰医学界的种子土壤学说问题。该项研究近日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癌细胞》上正式发表。 种子土壤学说,即肿瘤细胞种子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肿瘤微环境的土壤。而恶

    最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宋尔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个百年多来困扰医学界的“种子土壤学说”问题。该项研究近日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癌细胞》上正式发表。

    “种子土壤学说”,即肿瘤细胞“种子”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肿瘤微环境的“土壤”。而恶性肿瘤的“种子”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呢?

    宋尔卫教授课题组通过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首次揭示发生了EMT的乳腺癌细胞比未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的优势;炎症因子芯片检查发现,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以及大量代谢产物乳酸,共同激活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可分泌趋化因子CCL18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环路。

    该研究阐明了在非可控性炎症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可塑性与炎症细胞激活状态之间的互动机制;为发展针对肿瘤微环境的乳腺癌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特别是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此外,该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发生EMT时,IL-8、GROs等细胞因子表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对肿瘤血管形成、粒细胞浸润等肿瘤微环境改变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这为乳腺癌转移机制的深入探索和治疗新靶标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