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患者,66岁,汉族。
病史:患者12月出现左阴囊肿大,无坠感,轻微疼痛,无排尿症状,无外伤史。35年前有肺结核史。
体检:左睾丸附睾均肿大,界限不清,约5cm×4cm×4cm,质硬,轻压痛,附近有约8cm直径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肛诊前列腺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多次血PSA均在0.5ng/ml以下。CA125、CA199、LH、FSH、AFP、HCG、CEA均正常。
诊断:左侧附睾、睾丸炎,继发性鞘膜积液。
经抗生素治疗3周无效。于1998年5月在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左附睾切除+鞘膜翻转术,术中见左睾丸及附睾质硬,即行睾丸附睾切除术。大体标本见左睾丸及附睾6cm×5cm×3cm,包膜完整,质硬,切面呈灰白色,正常结构消失,睾丸上极后侧有0.7cm直径的囊状病变。镜下囊性病变源于睾丸网,内衬低柱状上皮,有乳头状赘生物突入囊腔,乳头表面为复层上皮,上皮细胞增大,核大浓染,染色质呈颗粒状,有明显的核仁。
病理诊断:为睾丸网腺癌。
术后采用卡铂+足叶乙甙联合化疗和直线加速器放疗。现仍存活。
病例讨论:
睾丸网腺癌罕见,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阴囊肿大,常伴鞘膜积液。诊断依靠病理。
睾丸网腺癌是一种侵袭性的肿瘤。有人收集60例中约2/3在18个月内出现转移,就诊时有转移的病人存活均少于10个月。可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肺、局部皮肤、腹股沟淋巴结、肝、骨等。除非阴囊淋巴管受累,局部复发少见。以前作过阴囊切开或抽吸者常出现局部皮肤转移。有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肾、肾上腺、膀胱、尿道、甲状腺和心包者的报告。
治疗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为主。报告60例中仅15例行睾丸切除,7例术后施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ND),10例辅以化疗,10例辅以放疗,4例放疗加化疗。本例术后辅以放、化疗。3年存活率在RPLND病人(83%)明显好于未做RPLND病人(42%),辅以放疗的病人存活不超过3年,而不放疗病人的3年存活率为67%,故认为放疗价值不大。化疗价值有待证实,而辅以RPLND可提高3年存活率。有作者认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RPLND是A期和能切除的B期睾丸网腺癌的最佳疗法。
预后方面,3年存活率在肿瘤局限于睾丸者为87%,转移性肿瘤为14%,肿瘤<5cm为75%。>5cm存活仅1年,实性病变为34%,囊性病变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