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芝加哥Pritzker医学院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
大家好,我是George Bakris.今天我要谈谈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谷值)的问题,包括它的重要性以及对于非杓型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正常人的血压变化模式应该是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谷值应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杓型血压有助于减轻睡眠时的血压负荷。有些人以为睡眠质量欠佳,或者服用药物,或者伴晚期肾脏疾病等伴随疾病,可能出现夜间血压谷值异常,血压负荷升高,增加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过去15-20年间已发表的研究表明,夜间给药可以使患者恢复杓型血压。最近有人对这些研究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综述[1],显示夜间不管你服用短效或中效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均会有利于增加患者由非杓型血压转化为杓型血压的可能性。然而,由于药效持续存在的影响,夜间服用长效的ACEI(如福辛普利、培哚普利或群多普利)或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似乎没有出现与短效药物相同的作用效果。
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你想要夜间给药,肯定不会希望同时使用利尿剂。利尿剂将会减少杓型血压出现的可能性,因为患者在夜间需要经常起夜。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谨记。
近30年来,众所周知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最高时段是在早6:00-10:00点之间,那么夜间给药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更有可能起到降低这一时段血压和诱导杓型血压出现的作用[2].这就是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需要睡前服药的两个最明确的理由。
不幸的是,晚期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为20-30 mL/min)与肾功能正常的人(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不同,他们不能持续诱导杓型血压的出现[3].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夜间给药是有效果的,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没效果[4-5],所以要想去验证这个问题,你应该对这些给药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监视。
我发现晚期肾脏疾病患者夜间用药在转化为杓型血压方面的大部分研究是没有效果的。但也有例外,西班牙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的患者在夜间给药也可以发挥作用[6].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些患者中你需要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收集数据,但如果你认为患者可以从中受益,这必然值得一试,因为你可能会通过这种途径来降低心血管的风险。
补血益母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一种...[详细]
目的观察补血益母颗粒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来自临床的86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