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心绞痛治疗的全新选择
尼可地尔(喜格迈®)是一类全新的抗心绞痛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①ATP敏感的K+通道(KATP)开放作用:开放血管平滑肌上的KATP通道可有效扩张微小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氧**,并减轻后负荷;开放心肌线粒体膜上的KATP通道可模拟缺血预适应,减少缺血对心肌的损伤;②类硝酸酯作用:尼可地尔除具有硝酸酯的NO途径外,还可直接激活环磷酸鸟苷(cGMP)环化酶发挥类硝酸酯作用,有效扩张大冠状动脉和容量血管,减轻前负荷。
对8349例使用尼可地尔患者的疗效分析发现,尼可地尔对各类型心绞痛均有效,总有效率71.8%,中国Ⅲ期临床研究中,尼可地尔(5 mg tid)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证实,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疗效较好,这是由于尼可地尔的KATP通道开放作用可显著扩张微小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中缺乏使硝酸酯转化为NO所需的特异性代谢酶,硝酸酯不能扩张200 μm以下的微小冠状动脉。据马赛里(Maseri)等报告,硝酸酯仅对50%的心脏X综合征有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尼可地尔不仅可缓解各种类型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症状,还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长期预后。尼可地尔的心脏保护作用在两个大型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IONA研究表明,尼可地尔显著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胸痛导致的非计划入院等主要终点事件(相对风险下降17%,P=0.014)和所有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对风险下降14%,P=0.027)。
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JCAD研究提示,尼可地尔可使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充血性心力衰竭分别显著减少达35%(P=0.007)、33%(P=0.014)。基于上述研究,中国、欧洲、日本的治疗指南均推荐尼可地尔用于控制心绞痛症状,ESC指南指出尼可地尔具有心脏保护特性。《日本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指南》将尼可地尔作为可改善预后的药物推荐。
此外,尼可地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14324例使用尼可地尔的患者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观察发现,尼可地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头痛发生率仅为3.6%,且95%为轻中度,远低于硝酸酯的头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此外,尼可地尔无奈药性,无须偏心给药,可24 h防止心绞痛发作。
总之,尼可地尔不仅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而且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患者预后,同时满足心绞痛治疗的两个目的,是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全新选择。
目前,循证医学飞速发展,各种临床研究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在作出治疗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且要善于利用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这样才能给予患者“最恰当”的治疗。心绞痛的治疗目的不能仅限于短期的症状改善,更要考虑到长期预后。因此,在处理心绞痛患者时,应优先使用既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又能改善预后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及尼可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