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女性单相抑郁的发病率相对于男性更高,而男性和女性的抑郁相关危险因素也存在差异。根据这种假说,男性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更多的是与个人经济,职业和成就方面的问题相关,而对女性来说,离婚和缺乏父母的温暖,社会支持和婚姻满意度与其抑郁风险相关性更大。
因此,有人提出既然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与其神经特质和外界关怀同情相关性更大,那么这是否预示着女性与男性相比,对心理治疗的反应会更好呢?针对该问题,Cuijpers 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 2014 年 11 月份的《Depression and Anxiety》
性别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成人抑郁症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效果还有待明确,因为一方面个人随机试验通常缺乏足够的统计功效来检测预测因素,另一方面荟萃分析也无法直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 14 项随机试验中的 1766 名患者的主要数据进行了“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这 14 项随机试验研究的是认知行为疗法(CBT)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其中 5 项研究还对 CBT 和安慰剂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使用了汉密尔顿 17 项抑郁量表(HAM-D-17)和混合效应模型来研究性别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尽管该方法统计效力较高,但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男性或女性对 CBT 的治疗效果要比药物更好,反之亦然。研究人员认为性别既不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预测因素(指性别与症状改善有关,不论是在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也不是一种特异性的预测(指性别可以预测 CBT 和药物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进行了上述试验所涉及的三种治疗方案后(CBT,药物和安慰剂),其 HAM-D-17 评分的平均差异小于 1 分。在进行了如此大样本的研究后,研究人员认为,患者性别无法预测 CBT 治疗效果,同时性别也无法预测患者进行 CBT 或药物治疗哪一项效果会更好,也无法预测与安慰剂治疗相比,CBT 或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更好。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