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科医学进展 > 多巴胺与精神病:我们摸对门路了吗?

多巴胺与精神病:我们摸对门路了吗?

2014-02-25 09:46 阅读:2721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作为临床医师,都有这样的概念:多巴胺与精神病的发作脱不了干系。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的前辈曾说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可以改善某些精神病性症状。然而,并不清楚这一切究竟在哪发生,以及怎样发生。只管给病人开定义为“多巴胺阻滞剂”的抗精神病药

    多巴胺与精神病

    作为临床医师,都有这样的概念:多巴胺与精神病的发作脱不了干系。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的前辈曾说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可以改善某些精神病性症状。然而,并不清楚这一切究竟在哪发生,以及怎样发生。只管给病人开定义为“多巴胺阻滞剂”的抗精神病药。这一次,非理性再次上升为理性。

    显著性

    在这篇文章中,基于现有关于显著性及多巴胺对精神病强化作用的数据,Winton-Brown及其同事提出了一套理论。为了更好地理解“显著性”这一概念在精神病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显著性”的含义;多巴胺能功能障碍在显著性紊乱中的作用;显著性如何影响到我们关于世界的感知,进而引发精神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持续不断地面对来自外界的各种**。认知神经科学中,“显著性”指的是在诸多外界**中“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在Winton-Brown及其同事的眼中,显著性带有“优先”或“过滤”的意味,即一种体验盖过另一种,这一过程由通过基底神经节(纹状体)的多巴胺所介导。他们还提到了显著性的多个维度,比如奖赏预测、威胁预测、预计误差、情感显著性、新奇显著性及明确显著性归因(与结果相关/不相关的**),以描述纹状体及其微通路在处理及组织各种**中的作用。

    这一理论被多重证据所支持。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回路与前额叶脑区相连结,这一过程是个体合理选择输入**,进而与现实相契合的关键步骤。多巴胺似乎参与了这一过程。

    另一方面,精神病可被视为对输入**的处理异常,进而造成与外界现实的不和谐。作者引用了早期精神病现象学专家的说法,如卡尔·雅斯佩尔斯,他将精神病前驱期体验称为“充斥着各种含混不清的妄想气氛”.如今的生物精神病学家刚刚开始了解的知识,那些早期伟大的现象学家已经了解了。

    从显著性到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中,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到腹侧纹状体/伏隔核(中脑缘)以及黑质致密部到纹状体(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处于亢进状态。当外界**调动注意时,多巴胺传递与多巴胺快相释放伴随发生。然而,面对多重外界**,前额叶对边缘系统神经基质的控制削弱(可能由于额叶-纹状体的异常耦合所造成),而多巴胺位相传递增加,对外界**失去了优先选择,进而造成了混乱。

    以上即为Winton-Brown及其同事所阐述的要点:对外界**的过滤错误造成了个体内在体验的紊乱。

    观点:到底在哪发生,怎样发生?

    1、多重证据证明,精神病存在多巴胺能亢进。

    2、主要涉及的神经结构包括中脑VTA,黑质致密部,以及与基底神经节其他部分的连结。

    3、精神病的生物学原因可能在于多巴胺能功能紊乱,以致对输入**失去优先化。

    4、从一定程度上讲,抗精神病治疗通过使多巴胺能正常化及过滤输入**而发挥作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