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需警惕变应性鼻炎(2)
2011-02-24 09:43
阅读:3303
来源:爱爱医
作者:李*霞
责任编辑:李淑霞
[导读]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热。据统计,变应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perennial)和季节性(seasonal)两型。
(一)详细询问病史,对过去病史及家族史方面,特别是变应性疾病,找寻有关病因。
(二)主要症状如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
(三)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
(四)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
(五)变应性激发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映出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治疗
尽可能避免诱因和消除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的目的。
(一)脱敏疗法
1.避免疗法:找出致病的变应原后,设法避免接触是最有效的防止方法。
2.特异性脱敏疗法:用已找出的变应原作脱敏剂。这种脱敏方法,开始均采用小剂量作皮下注射,并逐渐增加剂量,到最大忍受量时改为维持量,直到症状消失为止。经此法治疗的病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可阻断抗原与IgE抗体的结合,降低介质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二)药物疗法
1.抗组织胺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扑尔敏、赛赓啶和非那根等,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使用方便,见效快,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副作用。息斯敏的副作用较轻,10mg,每日1次。
2.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以粉沫喷入鼻腔,每日4次,每日约20mg。
3.酮替芬:既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又有拮抗组胺的作用,但也有嗜睡副作用。每次口服1mg,每日1~2次。
4.类固醇激素:常用强的松、**,但久用可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故多局部应用。近年来人工合成的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效果良好,无全身副作用,为目前较理想的药物。
(三)局部治疗
1.1%**液滴鼻、1%苯海拉明**液、0.25%氢化可的松液或酮替芬液滴鼻。
2.下鼻甲粘膜电灼、冷冻、激光等治疗皆可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四)中医中药
本病为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易受风邪所致,宜温肺固表,祛风散寒。可用健鼻汤(苍耳子12g、蝉衣6g、防风9g、白蒺藜9g、肥玉竹9g、灸甘草 4.5g、苡仁12g、百合12g),气虚者加黄芪9g、白术9g、亦可再加党参9g、头痛加白芷9g。若表现血郁加当归9g。
(五)手术疗法
为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施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更多讨论详见论坛:
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8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