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是NSTEACS患者治疗首选(2)
2011-01-24 14:00
阅读:2593
来源: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大多数证据支持NSTEACS患者选择早期介入策略,然而介入策略只有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才能显示其真正价值,因此它并不能取代后者。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病理生理改变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尽相同,对STEMI患者有益的溶栓疗法对
目前NSTEACS的治疗策略有两种观点:”早期保守”策略,即先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然后根据胸痛症状和无创检查分层确定哪些患者需要血运重建或药物治疗。”保守”的好处在于,对先前没有接受强化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和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有可能迅速稳定病情。另一观点为目前多数试验支持的”早期介入”策略,主张所有拟诊ACS的患者都应在住院早期进行冠脉造影,根据临床情况和造影结果判断是否血运重建。”早期介入”并不放弃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可在患者入院初期就准确地了解冠脉的解剖情况,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高危患者。
TACTICSTIMI-18 研究入选22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或NSTEMI患者,随机接受早期介入或早期保守。前者4~48 h内造影,必要时行血管重建;后者只在药物治疗后仍有再发心绞痛或负荷试验阳性时才介入,所有患者都使用阿司匹林、肝素和替罗非班,支持NSTEACS患者早期使用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联合早期介入策略。因此,急性期危险性越高的患者越该紧急处理;至于急性期危险性低或主要表现为长期危险的患者,作适当的准备后择期合理。
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急性期高危患者特征:(1)复发静息胸痛;(2)动态ST段改变:ST段压低≥0.1 mV或一过性(<30 min)抬高≥0.1 mV;(3)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或CK-MB水平升高;(4)观察期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5)严重心律失常(室速或室颤);(6)梗死后早发的不稳定性心绞痛;(7)糖尿病。这些患者急性血栓形成危险性高,应48 h内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