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谁说良药须苦口(2)
2010-12-24 10:38
阅读:193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一个进步的医学体系,应该是开放而兼容的。一门科学拒绝发展和创新,必然会停滞和倒退。如果中医只会重复古人,则永远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
其实,关于中医药的变与不变,中医界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是,中医只能靠号脉、开方等传统手法治病,不能采用核磁、CT等现代化设备,否则就是“中医西化”、“丧失中医特色”。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吸收一切现代科技,才能避免被历史淘汰。
那么,中医药究竟该不该变呢?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任何科学都有一个陈旧周期,不可能永远保持先进。纵观西医的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现代科技进步紧密结合。20世纪以来,西医的主要成就是靠光、电、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取得的。从本质上说,现代科技并非西医的“专利”,而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西医中医都可以借鉴。例如,CT、核磁等先进仪器,没有一件是西医发明制造的,但都可以为西医所用。最近十年,西医所增加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几乎超过了上个世纪的总和。可见,一个进步的医学体系,应该是开放而兼容的。一门科学拒绝发展和创新,必然会停滞和倒退。如果中医只会鹦鹉学舌一样重复古人,则永远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
长期以来,中医不仅基础研究严重滞后,而且应用研究也步履蹒跚。很多人虽然喊着“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口号,但实际上成了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由于中医缺乏科学界的同盟军,导致中医研究难以步入现代科学轨道,这也成为中医的一大“软肋”。眼下,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新一代和祖辈父辈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阴阳虚实之类的理论,也不再愿意吞下又苦又涩、成分不清的中药,更不会接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如果中医界还在死守“以不变应万变”的教条,吹嘘“西医有的,中医早就有;西医没有的,中医也有”,或者“未来的医学是中医而不是西医”,那就属于无知的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