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患者各种症状都是疾病的不同表现,我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来归纳分析诊断最后给予正确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及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我们回顾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误诊误治的情况。并总结了12余例易于被误诊的病例,现报道分析如下,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临床误诊误治与对策。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均为门诊患者,女4例,男8例,年龄48岁~73岁。病史可靠,均为患者就诊时自己及家属提供。慢性心力衰竭1例,脑瘤1例,布鲁氏菌感染1例,左侧股骨头坏死1例,肠癌1例,糖尿病1例,其他6例。
2 误诊情况
慢性心力衰竭误诊为支气管炎,男,54岁,发热咳嗽气急,就诊。体检,双肺听诊有少量的干鸣音,胸部X线片正常,心电图B超及其他正常,经反复的对症治疗一月多,无好转,仍感气促明显,尤其上楼时加重,经再次的仔细检查拍摄,胸部正位线片发现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室顺应性下降,心功能2级,在积极抗心衰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此例患者主要提醒我们的是,早期心力衰竭的病人症状可不明显,常能自由活动,坚持工作,劳力性气促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侧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但常不被引起注意,并多因白天就诊时缺少阳性体征而被忽视,而气促也不一定都是心力衰竭所致。如我们不认真仔细的检查和观察很容易误诊。
脑瘤误诊为脑动脉供血不足,男,52岁,患者因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减退就诊,此病人一般检查均正常,既给予维脑路通,能量合剂等间断治疗,患者自觉症状越来越重,尤其是头痛明显,后经脑CT检查诊断为脑瘤,术后几月死亡。此患者主要误诊的原因是对头痛,头晕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仔细分析病人头痛的性质及特点,没能及时的做必要的检查而误诊。
3 讨论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及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所以对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原因的不同造成了一些误诊,漏诊现象,有的甚至造成了医疗纠纷。分析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⑴工作责任心不强,患者来了也不认真分析一下症状原因只予对症处理。如一肝硬化病人主要症状腹胀,消化不良,只针对处理,一直给予消化,除胀类药,大量腹水后才发现肝硬化,错过了良好治疗时机。
⑵不重视理论学习,业务水平差,思路窄,对一些疾病的概念模糊,诊断不清楚,如对一个长期不规则低热者,只作一般检查,也不仔细采集及分析病史,只按退热处理,多次反复治疗无效,后经实验室检查为布鲁氏菌感染。
⑶缺乏病史 、体征 、临床表现与一些相关检查结合。如一患者只头痛眩晕,不思食,即认为是眩晕病,用50﹪葡萄糖与654-2静脉注射治疗,越来越重。当出现酮症酸中毒才发现是糖尿病。
⑷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均为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原因。
为此我们须必要引起重视,警钟长鸣,认真的对误诊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怎样才能减少和杜绝误诊误治呢?我们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充分的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全面系统的了解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不能仅仅依赖主观意测来诊断疾病。另外辅助检查是对病情更深一步了解的重要手段。如多普勒超声,磁共振,CT实验室检查等,它们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要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实时进行分析,总结合反复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重视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临床上的会诊,讨论等均可起到相互启发和彼此弥补的作用。再者平时要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漏诊和误诊误治,不断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